穿成病弱太子后成了团宠 第71章
林清看着远去的车辇,不满地咬了咬唇,正如林西所料,林路确实将他的话如实转告了林清,可在林清看来是林西故意推脱,不想帮她找的借口,还因此和林路大吵了一架。
呦,看起来咱们三公主和太子皇兄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嘛。
熟悉的声音响起,即便林清不看,也知道来人是谁。
可不是嘛,这才说了一句话,太子皇兄就不耐烦了,某些人还以为攀上了高枝,真是可笑!
冷嘲热讽的话语,让林清气愤地握紧了拳头,转头看向两人,道:皇兄不待见我又如何,他还不是答应帮我,谁让我有个好弟弟。可你们呢,就算去求皇兄,皇兄也不会见你们,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们不用求啊,又不是我们被指婚。倒是你,都已经两日了,皇兄去求父皇了吗?结果如何?林琳嘴角挂着幸灾乐祸的笑。
林清被戳中痛处,脸色变得很难看,结果如何,我凭什么告诉你们,真是可笑!
林清说完,抬脚就走,梗着脖子,就像一只斗气的白鹅。
呵呵,这是恼羞成怒了吗?林琳捂着嘴,得意地笑着。
可不是,像是一只丧家之犬。林怡跟着应和。
琳儿,怡儿,休要胡闹!
林琳身子一僵,讪讪地转过身去,看向走过来的林耀,撒娇道:皇兄,您怎么这么慢,琳儿都等了好一会儿了。
琳儿,你今年也已十四,为何还像孩童般顽劣?你的教养呢?林耀并未因为她的撒娇而缓了脸色。
林琳见撒娇没了用处,顿时有些恼,质问道:皇兄,我才是你亲妹妹,为何你总向着林清?
是你总找别人麻烦,以后若再被我撞上,定要重重罚你!
皇兄,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母妃,哼!
林琳生气之下,不再理会林耀,转身跑了出去。
林怡见状和林耀打了声招呼,紧跟着追了上去。
林耀看着两人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无论这次指婚会不会落到林琳头上,她总是要嫁出去的,可这顽劣的性子,哪个男人能受得住。若是不改,以后的日子有得她苦吃。
林西来到教室,并未看到林路的身影,直到下午散学也没来。林西叹了口气,知道这孩子一定又受了打击,便吩咐春喜去御书房。
殿外的内侍见是林西,连忙上前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林西点点头,道:去通传一下,就说本宫有事觐见父皇。
内侍忙说道:殿下,皇上吩咐过,若是太子来了,不必通传,直接进去便可。
林西怔了怔,心想应该是昨日他来过的事,余庆禀告了林扈,林扈才下了这样的命令。
内侍帮他推开殿门,林西便抬脚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站了不少人,听到声响本能地回头看了一眼,见是林西,众人均是一愣。
林西扫了一眼众人,内阁成员几乎全到齐,还包括六部尚书,督察院的左都御史,以及一直困扰他的罪魁祸首焦战,看来他这次来的也不是时候。他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林扈神色稍缓,道:西儿来了,可是有事?
儿臣不敢耽误父皇政事,待父皇议完事,再与父皇说。
好,那西儿便等等。来人,赐座。
谢父皇,儿臣站着便可。
林扈也没勉强,转头看向一众大臣,继续问道:齐国新皇登基,依你们看由谁去合适?
众人相互看了看,似在思考,迟疑着没有说话。
甄礼见无人说话,出声说道:皇上,臣以为出使一事,还需从诸多王爷中挑选一位,这样才能彰显林国待此事之重。
孙章应和道:皇上,臣附议。
其余人也纷纷应和,臣等附议。
林扈的脸上看不出表情,语气淡淡地说道:那依你们之见,该派哪位王爷出使?
众人再次沉默下来,看了看身边的人,交换着眼色。
林西站在一旁看着,总觉得林扈的问话是个陷阱,尤其是在几位藩王接连被打压以后,他不会是想通过这个来判断下一个倒霉蛋是谁吧。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出声,能坐到他们这个位置的,都是老油条,林西能想到的,他们也想得到,所以此时出声只能倒霉,他们可不做这个冤大头。
嗯?朕问话,为何不回答,都哑巴了?
林扈面无表情地扫过众人,语气中的不悦显而易见。
眼看着林扈要发怒,礼部尚书乔呈出声说道:皇上,臣以为肖王是最佳人选。
林西一怔,忍不住看向乔呈,心道:这人脑子不会进水了吧,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但凡朝中为官者,都清楚当朝两位皇后的恩怨,林扈最不待见的就是肖王林肆和安宁公主林茵,这人居然在这这么紧张的关头提他,这不是找死嘛。
哦?为何?林扈的语气很淡,让人听不出他的情绪。
回皇上,肖王乃皇长子,身份贵重,文治武功皆是出类拔萃,此次出使定能为国争光。乔呈竟很认真地在回答林扈的问题。
林西听他说完,忍不住在心里给他点了根蜡烛,真勇士也!
与林西有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他们看向乔呈的目光皆带着几分怪异,就好似第一天认识他一样。
林扈点点头,道:诸位爱卿,还有谁与乔尚书意见一致?
众人纷纷垂下了脑袋,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乔呈脑袋进水,他们可没有,生活如此美好,他们可没有送人头的嗜好。
乔呈转头看看周围的同僚,见无人应和不禁微微蹙眉,直直地看向督察院左都御史杨勉。杨勉则垂着头不去看他,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其实心中已然在骂娘。
林西看得一乐,心想:这么耿直的人是怎么坐上尚书之位的?
林扈一直居高临下地看着众人,自然也将乔呈的小动作看在眼底,道:杨爱卿以为如何?
听到林扈点名,杨勉身子一僵,心里把乔呈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道:回皇上,肖王虽是皇长子,文治武功也皆可,只是此行事关重大,依臣之见还是派一位年长的王爷为好。
林扈不置可否地看着他,道:那依你之见,谁更加合适?
杨勉的脑袋快速运转,突然灵光一闪,道:回皇上,臣以为晋王为好的人选。
晋王林恒就藩于辽南,是诸多王爷中的另类,他不喜权势,不好武功,亦对琴棋书画不感兴趣,唯独对种田情有独钟。一到春耕秋收时节,准能在田里找到他的身影。
晋王?林扈微微一愣,脸上的神色稍缓,林恒确实是他属意的人选,没想到杨勉误打误撞,猜到了他心里。
甄礼抬头瞄了林扈一眼,随即应和道:皇上,臣也觉得晋王是最合适的人选。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殿中的大臣见甄礼冒了头,纷纷出声应和着。
林西看向甄礼,不由一阵好笑,心道:真是个老狐狸!
林西再看乔呈,只见他眉头紧皱,看向杨勉的眼神带着强烈的不满,再抬头去看林扈,果然正在冷眼瞧着乔呈。相较于甄礼,乔呈就是纯纯小白兔。
林西不禁在心里为他默哀,就算这次林扈不会把他怎么样,他以后的日子也注定不会好过。
乔爱卿以为如何?
乔呈一怔,连忙收回目光,躬身说道:臣附议。
众人都提议晋王林恒,就算他再傻,也不会和这么多人作对。
林扈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属意晋王,那主使便由晋王担任,那副使人选,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甄礼和孙章对视一眼,出声说道:回皇上,乔尚书是礼部尚书,此行最为合适。
林西听得一愣,随即明白了甄礼的意思,心中再一次感叹:真不愧是老狐狸!在忖度人心方面已经登峰造极!
孙章应和道:皇上,臣也以为乔尚书是最佳人选。
臣等附议。
林扈瞧了瞧甄礼,眼底闪过满意之色,道:乔爱卿以为如何?
乔呈看了看众人,忙说道:臣定不负皇上重托。
好,既如此,那此事便这么定了。
皇上圣明。
林扈摆摆手,道:行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众人相继退出大殿,在此之前,都朝着林西无声地行了个礼。焦战也不例外,只是他看向林西的眼神有些不同。而林西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和对待旁人并无不同。
焦战状似自然地移开视线,表面看不出丝毫表情,心里却酸酸涩涩,说不出的滋味。
众人退下,林扈也从桌案后走了出来,和林西一起坐到了窗前的软塌上。
西儿可是许久没来见朕了,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儿臣这月余在研究一样东西。
见林西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林扈顿时来了兴趣,道:西儿在研究何物?
林西从袖袋里拿出一块玻璃,双手呈给林扈,道:父皇请看。
林扈伸手接了过来,仔仔细细地看着,道:这是何物?
儿臣叫它玻璃。林西笑着解释道:玻璃的用途很多,比如说窗子,可以将玻璃镶在窗子上,代替油纸,不仅可以防雨,就算不打开窗子,也能透进来阳光。玻璃还可以做成茶杯,做成各种饰品的罩子,这样既能保护里面的东西,还能避免沾染灰尘,等等。
林扈听得眼睛一亮,道:听西儿这么一说,这东西还很实用。
林西点点头,道:当然实用。最最重要的是它只有儿臣会做,也就是只有林国会做,我们可以垄断生产,再销往别国,这将是一大笔进账,国库丰盈,那父皇便可以做更多事,林国也将更加强大。
林扈越听,眼睛越亮,笑着说道:好,好啊,还是西儿最能干,比那些大臣强太多了!
父皇,您得派个靠得住的人主持此事,以确保制作玻璃的配方不能外泄。最好是流水线作业,每人只负责一个步骤,不许他们彼此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守秘密。
林扈听得连连点头,近一个月来憋在心里的郁气也消散了许多,道:西儿所言极是,此事朕来安排。
父皇圣明。林西顿了顿,接着说道:儿臣还有一事,要求父皇。
林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西儿直说便可。
父皇,您是否有意将三皇妹指给云南王世子为妃?
林扈放下茶杯,脸上有些不悦,道:怎么,她去找西儿了?
是。林西点点头,没有隐瞒,道:路儿心思纯净,儿臣与他较为亲近,三皇妹让他来求儿臣,儿臣无法拒绝,便应了下来。
林扈冷哼一声,她倒是聪明!对于此事,西儿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