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59章 新三百三十九章:塞外封王(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崇祯亡了国,幸存的唯一儿子七十多了一直隐姓埋名做顺民,还被康麻子凌迟灭满门,直接断子绝孙。

他继续戏谑道:我还知道有个魏忠贤,居然做到了九千岁!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朝的太监。

他知道称呼魏忠贤九千岁其实是一种捧杀的手段,跟正德朝称呼权阉刘瑾立皇帝如出一辙,这时是故意瞎说逗闷子。

哎呀妈呀!这位爷太能瞎说了。王坤吓得汗流浃背。

魏忠贤是当今天子的逆鳞,一个字都不能提,还做到了九千岁,天底下也没这官职或者头衔啊!

幸好这厮不见任何文官武将,要不然仅仅祸从口出就不得了了。

王坤没有太多奢望,没本事也没胆量混成魏忠贤那般——只比皇帝小一千岁。

但是他知道了黄毅的志向是在塞外裂土封王。

黄毅对历史大事,特别是明朝的历史大事怎么可能记不清楚?

历史经验摆在那儿呢,做明朝的能臣忠臣基本上没有好下场,看看于谦、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

在崇祯朝做六部尚书或者阁老也是高危职业!

黄毅不可能效忠德不配位的朱家皇帝。

只不过实力发展到如此地步,不自污更加会遭受上位者的猜忌,

特别是这位疑心病很重的崇祯皇帝。

有诉求而且皇帝虽然有些难办,努力一下能够办到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大明帝国从朱元璋开始就比较吝啬,就他家生儿子可以封王,其他人千难万难。

崇祯往上一百余年,能够封王的异姓一个都没有。

因此黄毅给出的思路是夺取给蒙古人册封的顺义王。

崇祯肯册封,就有办法突破阻力。

所以王坤准备趁着皇帝谈性正浓时把黄毅的想法透露一下。

此时的崇祯皇帝心情苏畅,正是可衲忠言的好时机。

他饶有兴致道:哦?说说看!

黄副将曾经在奴婢面前狂言他的志向是塞外封王!

塞外封王?

是啊!他说可以干掉那个没什么存在感的顺义王,取而代之!

没什么存在感?这词儿虽然很奇怪,但是很容易理解,那顺义王确实是辜负了朝廷的封赏一无是处!

黄副将没有读过圣贤书,应该是读过很多杂书,所以说话的词儿千奇百怪!

崇祯沉吟片刻,道:

所以不能用看待世人的一贯标准去看待他,他真的能够立足塞外抵御蒙古诸部,抗击建奴,授予顺义王也未尝不可!

陛下高屋建瓴,奴婢敬佩不已!

能够立足塞外,还能够长期跟蒙古、建奴对峙,朝廷需要这样的人才多多益善!

陛下圣明!奴婢铭记于心!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