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在学的时候虽然也用心,但是毕竟年纪大了,总是忘记词儿,但是又不识字,让三爷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教会。
老赵的孙子赵明是个年纪只有十三岁的男子,虽然他也不识字,但是他学东西挺快的,三爷就先把赵明给教会了,再由他去教给老赵。
日子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半日闲也正式把戏台改成说书的了,一开始,人们还是主要来喝茶赏诗或者是煮茶添奶那边的过来的客人,没想到居然听到了他们这辈子觉得最好听的故事。
一时间梁祝大火,茶楼每日挤满了人,一楼几乎没有了下脚的地儿了,听书的人们也不在乎有没有坐着的地方,就这么站着也要听说书。
林掌柜这下乐得彻底合不上嘴了,恐怕就是他们家的祖上也没有见识过这么火爆的生意吧?
再后来,人们为了能听书,每日茶楼还没开门的时候,就已经拿着小板凳排队等在茶楼门口了。
这种火爆程度简直让人啧啧称奇,《梁祝》的大火,不仅让老百姓为之疯狂,就连那些文人雅士也纷纷加入里面,听得眼泪稀里哗啦,捶足顿胸,一时之间还诞生了许多品质高良的好诗。
更有文人把听到的故事写成了话本子,一时间也是风靡整个丰源县。
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几岁孩童,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半日闲茶楼,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梁祝,热闹景象不同凡响。
提供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