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03、僵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转眼到了五月初,一天天地热起来,长安城内外其实都在苦熬,城内的人忧心叛军什么时候攻城,还在外的军队又能不能赶到,城外的人则拿捏不准能不能一举攻下帝都,毕竟士气这玩意再而衰,再来一回就竭了。围困归围困,这也不是熬鹰,但凡会看点局势的,就该知道拖不下去,恐怕就在这几日。

李齐慎当然知道,数着日子,说不上慌乱,但要说完全气定神闲,那也不敢托大。他这人平常爱瞎说,但该正经时绝不遮掩,在长生殿里对着霍钧也老老实实:……若是这么问,那就见笑了,我没把握。

我也是。霍钧还是面无表情,真心话都说得像是嘲讽,原本怕郡王嘲笑,如今郡王这么一说,反倒宽心。

最先到的应该是朔方军,还有两日,这两日就托付给你了。李齐慎语气清淡,和边上的常足说,酒。

常足应声,双手往前一递,托盘就到了李齐慎和霍钧之间,里边一只长颈的瓷壶,两侧各放了只瓷杯,杯壁上烧着特制的裂纹。

李齐慎拎起酒壶,往两只杯子里各注了七分满的酒,是长安城里难得的烈酒,酒液清澈如水,一碰到杯壁撞出浓烈的酒香,闻着让人想到金戈铁马那样的东西。他放下酒壶,拿起靠近自己的那只杯子:请。

霍钧酒量不差,何况就这么一小杯,并不推辞,拿了酒杯,示意后一饮而尽。

郡王放心。他咽下犹如灼烧的酒,把酒杯放回托盘上,此去即刻命人立旗,驻军仍在,长安犹存,请郡王宽心。

李齐慎也一饮而尽,放回瓷杯,点头:好。

铠甲在身,不便行礼。虽然是轻铠,膝弯手肘的位置也是用铁甲裹着的,霍钧没法按宫里的规矩行礼,只能行了个军礼,告别时居然露出了一点笑意,郡王珍重。

要是你平常能多笑笑,该有多少娘子冲着你这张脸涌过来,也不至于拖到今天还没成家啊。李齐慎笑笑,开了个不痛不痒的玩笑。

霍钧懒得理他,转身就走。这会儿正好是上午,太阳从门口斜斜地照进来,照出条宽阔的光带,一身轻铠的将军稳稳地前行,整个人浸在阳光里,铁甲在光里闪闪发亮,像是庙宇或是道观里镀金的塑像。

李齐慎看了一会儿,忽然双手交叠,弯腰行了个端正规矩的大礼。长这么大,他没行过这个礼,此刻这一下却肃穆严整,低头时密匝匝的睫毛落下,光点缀在上边,乍一看还以为是泪滴将落未落。

他轻轻地说:将军大义。

霍钧当然没听见,就算听见了也不会回头,他迈出长生殿的门,刚好和长宁打了个照面。他行不了礼,只能点头示意,反倒是长宁抱拳。

示意完,谁都没多看对方一眼,两人擦肩而过,霍钧径直往前走,长宁则进了长生殿,先让殿里候着的宫人都下去。等殿里空出来,她神色平静,大喇喇地问李齐慎:霍将军知道的吧?

知道。以城内驻军抵抗叛军,且要拖两日,等到朔方军前来,李齐慎也很平静,说出的话却残忍至极,必定是全军覆没。

长宁睫毛一颤,旋即像没听见一样,拈了别的话题:最近的战报,蜀州来的,你知道了吗?

知道。

陛下到成都了,是安光行的地盘。当狗当到这地步,倒有点本事,不过我想不足为惧,提防他反水就行。此外,现下长安城外的叛军应该只是其中一支,当日陛下弃城南逃,有一支叛军就去追了。长宁呼出一口气,看向李齐慎,叛军半道追杀,就在马嵬驿,陛下和太子、贵妃分开。贵妃落于叛军之手,不堪受辱,自缢而亡;太子妃和小殿下到现在为止还下落不明,不过大概也在叛军手里。

她顿了顿,才说最要紧的消息,叛军势众,太子率金吾卫不敌,死于乱军之中。

这消息今早就到了桌上,瞥见是一回事,真听长宁说出口,又是另一回事,要说一点反应都没有,那是撒谎,李齐慎压住心底涌动的那个念头,平静地看回去:所以呢?

所以我问你,若是守住长安城,各地节度使必定将战报发到这里,你的敕令可以传向四面八方。长宁看着他,神色一变,刹那间凶猛起来,简直像是逼问,等到那时,你又如何?

李齐慎丝毫不慌,坦然地看回去:我看传奇里提前太久做打算的都没有好下场,劝你别急。还是等朔方军到了再议。

你……他这么一说,积起来的气势瞬间垮塌,长宁摸不准李齐慎是什么心思,想打又打不得,憋了半天,一下拍在自己腿上,对了,还有另一件事,烦死我了。

先前有刺王杀驾雨夜逼宫的架势,后半句却语气陡变成怨妇,这几日李齐慎管的是前朝,后宫的麻烦事他舍不得让谢忘之劳心,全差人丢给长宁,一听就知道是后宫里的宠妃作妖。李齐慎懒得搭理那帮女人,但又不能不听: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