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当初父皇让我就潘燕王,是为了给大明守住北方边疆,打断北方游牧民族的脊梁,让他们再也站不起来。
可是现在呢?瓦刺崛起,大宁丢失,辽东屡遭劫掠,河套地区也不再归大明所有。双这一切都是朕的过错,朕愧对父皇,也愧对大明百姓,也许朕当初不敢聚兵靖难,这些异族现在也不会如此猖獗。白初见到朱棣情绪低落,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皇上切莫妄自菲薄,靖难之役并没有错,即便是现在的百姓不能理解你,但是后世会对皇上有个公正的评价。如今虽然异族崛起的,但是在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之前,咱们只要铲除掉这些异族,就不会引起太大骚动。这一次瓦刺主动挑衅,本就是作死,咱们趁此机会,犁庭扫穴,亡其种族。就如同当年的女真一样,彻底打断瓦刺的崛起之路即可。
而且在下也有办法,让皇上能够时刻对北方的异族,保压制态势。朱棣心中稍稍舒服许多,赶忙询问道
不知白先生有何良策?
北平乃是大明的咽喉之地,更是河北之地的锁钥,对于大明以及中原地区至关重要。白初摸了摸下巴,而后侃侃而谈道
北平失守,这江北之地不复存在,北平若在,则大明江山稳如泰山。
既然如此,皇上为何不将京城,迁到北平去?
朱棣眼睛瞬间一亮,但是随后又暗淡下去,说道
此事朕也曾经想过,但是却被大臣不断劝阻。
北平的确是战略要地,对于大明也无比重要,但是北平距离关外实在太近了。从怀来到北平,只有一个居庸关和紫荆关,这两处关隘只要失守一个
,北平就会暴露在关外异族的铁骑之下。
与之相比,应天身处大后方,战略位置极其安全,而且又兼有东南钱粮之利。坐稳应天城,大明的江山亦是无比的稳固,而北平相比于应天,就是大明的国门,随时会面临敌军的威胁。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那就是应天有战略纵深,而北平却是直面草原异族。俗话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更别说大明的京城,又怎可选择如此兵凶战危的一个地方?朱棣也曾想过迁都,不过却被朝中的大臣给阻拦住了,理由五花八门,反正就是不希望迁都。无奈,朱棣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接下来,白初的一句话,却是直接让朱棣感觉热血沸腾,甚至激动地连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头发根根竖起,显得无比的亢奋。「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之雄健世所罕见,白初说起来,自然也是挺直腰杆,大声道: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我大明朝的天子,即便是直面北方异族,害怕的也该是他们。
至于东南的钱粮财富,只需要修通大运河还有开通从应天抵达天津卫的海运即可。如此一来,北方异族被大明天子亲自镇压在北平城外,东南财富通过运河,海运不断涌入北平,则异族再无翻身之日。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棣差点从马背上跳起来,现在的他全身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上战场砍杀瓦刺骑兵。
白初的这一番话,彻底激起了朱棣沉寂许久的雄心。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