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不管朱棣如何表现
1.8,赈济所需要的一应事情,都在三杨和夏原吉朱高炽等人的讨论下,迅速拿出方案,然后写入奏折,最终交到了朱棣的案头
等到朱高炽拿着奏折来到朱棣面前,朱棣这才轻轻睁开了双眼,瞥了一眼朱高炽手中的奏折,缓缓说道
把吉安知府抓到京城,朕要知道,这些年他贪污了多少银子!
吉安,就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
显然,朱棣刚才根本没有睡着,只是在装装样子,内阁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说完这些,朱棣才在奏折上,用朱笔潦草的写了一个准字,盖上玉玺,发往户部,准备赈灾。
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之下,任何地方出现灾情,只要上报到中央,都能迅速的处理。
简单高效的执政团队,也是永乐年间,能够如此兴旺的原因之一。
就在内阁成员打算处理另外的奏折之时,一名小黄门,急匆匆的从殿外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向朱棣禀报道
禀禀报.皇上,宫外有一年轻人,要.求见皇上,他说他是皇上的王府故人!!暖阁之中。
当朱棣听完小太监的汇报之后,顿时一愣,靖难之役已经过去了十年,自己哪里还有什么故人
蓦地,朱棣好似想起了什么,有些不敢置信的反问道
那那人多大岁数?
朱棣声音颤抖,满怀期望,但是却好似又生怕失望,心情无比忐忑。
看上去十分年轻,顶多也就二十几岁的样子,但是他有皇上的腰牌。
没错!!就是他!!!
朱棣原本忐忑的神色,瞬间变得惊喜无比,直接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快快把他请进来。
算了,还是朕亲自去请吧。
眼看着朱棣直接从御案后面走出来,在场的人全都蒙了,尤其是杨荣和杨浦,二人根本不知道朱棣说的是什么人
二十多岁的靖难故人?这不摆明就是骗子吗
要知道靖难之役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时间,难道这人十几年前,就跟皇上一起参与了靖难之役
想想都觉得不靠谱,但是朱棣偏偏无比激动的样子。
在场之人,也许只有朱高炽和杨士奇知道,宫外的那人到底是谁。
他们没想到,十年的时间,这人终于再次出现了。
朱高炽杨士奇等人跟着朱棣身后,就急匆匆的从乾清宫走向宫门外。
待朱棣看到宫门处,那一道熟悉的暗红色身影后,朱棣的眼眶居然忍不住一红。
朱棣是一位性情中人,从他对待自己靖难功臣,就能看出来,他跟自己老爹不是同一路人。
在朱棣的手下,无论是张玉还是朱能,全都是善终,而且在生前,朱棣对他们也是无比的宽厚。
他是一个念旧情的人,对于白初这个靖难第一功臣,朱棣可谓是十分的怀念。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