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被称为大周第一雄关,不是没有道理。
野利遇乞是第一次攻打雁门,此前都是儿戏,如今要真正开战,他也不得不做好万全准备。
将军,您说这仗该怎么打?
我们都听您的!
自来到这雁门,就憋着一股气,早他娘想大干一场了!
...
许多将领陆续开口。
仗打到现在,他们还有这种心气,正是野利遇乞想要的结果。
这几个月以来,本帅虽屡战屡败,但并非什么都未做。
雁门四面环山,想要挖地道毁坏城墙的法子,是行不通的。
若是围而不攻,我们也耗不起,为今之计,只有稳扎稳打一条路。
说到这里,野利遇乞面色一狠,沉声道:
跨过雁门,杀过长城,南下擒龙,就在今朝!
生活在关内的汉家子弟,若是从军,生平所求之最大荣誉,莫过于封狼居胥。
而生活在关外的游牧民族之最大荣誉,就是跨过长城,南下擒龙了。
经他这么一说。
所有的西夏将领,顿时热血沸腾。
他们倒不是真的信了可以完成南下擒龙的壮举。
而是自来到雁门关以来,屡战屡败的事情,让众人丢尽了颜面。
如今,有个可以将面子捡回来的机会,怎能不激动?
翌日。
天刚蒙蒙亮。
卫渊正与徐长志巡视雁门关。
按照将军的吩咐,守城物资、瓮城内的陷阱,均已准备妥当。
后者轻声开口。
卫渊点了点头,从瓮城踏进关内,瞧见两条岔路,道:
右边这条路,通向一座假城楼,我将五百勇士,全部放置此处。
只要敌军真的猛攻雁门,就让他们从那里翻山越岭,绕至敌军身后,烧了他们的粮草。
徐长志心存忧虑道:且先不说跨过长城,翻山越岭,绕到敌军身后,需要多少时间,单就说五百人的粮草供给,如何解决?
卫渊将他拉到伙夫营房,突然捞了一勺面粉,
你尝尝看。
徐长志略感好奇,这面粉...
卫渊解释道:小麦,磨成粉,炒熟,尝尝,是否充饥。
徐长志点了点头,吃了一口炒面粉,忽被呛了一下。
卫渊又连忙递给他水壶。
徐长志喝了一大口,才将嘴里的面粉溶入腹中。
他感受着腹中变化,好奇道:果真有饱腹之效。
炒面粉,一口能管一时饥饿。
吃进去,饱得快,饿得也快。
但有利于在急行军时携带。
五百人,完全不用携带粮草,只需每人身上挂着几袋炒熟的面粉还有水壶,最起码可保证半月无忧。
半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能绕过去了。
曾经有人想过,以这种奇袭的方式,进攻雁门,结果被当时的雁门守军发现,直接一锅端了。
所以,卫渊的这法子,只适合突袭身处关外的敌军。
将军,您当真觉得,这五百人,能成事?
徐长志询问道。
卫渊道:我也只是未雨绸缪而已,倘若野利遇乞自始至终,都没想过猛攻雁门,那自然也就无需用到他们了。
两日后。
西夏军兵犯雁门。
此刻。
城关外。
卫渊与徐长志陆续见到西夏军大型的攻城器械,犹如下饺子似的,一架接着一架。
投石车、攻城锤、冲车、云梯、尖头木驴等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