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元年,十二月初。
雁门关,大雪纷飞,四处白茫茫一片。
将半月前那场大战留下的痕迹尽数掩盖。
内城,一处大帐前,两名士卒正瑟瑟发抖,不时打个寒颤,
这鬼天气,真他娘冷!
行了,少说两句吧,等过几日朝廷派来棉衣,就不觉得冷了。
言谈间,二人看到英国公张辅与宁远侯顾偃开缓缓走来,便是立即矗立身躯,纷纷抱拳,齐声道:
见过张帅、顾侯。
闻声,张辅与顾偃开各自点头,随后走进帐中,看到半坐在床榻上卫渊,陆续笑道:
看样子,休息了半月,身上的伤势,已经好了七七八八了。
张帅收了个好徒弟啊,有伤在身,还不忘读书,咦,卫公兵法?不错。
见到二人,卫渊连忙将手中兵书放到一旁,刚欲起身作揖,又听张辅说道:
你有伤在身,俗礼就免了。
卫渊抱了抱拳,谢恩师。
顾偃开看了看卫渊,突然询问道:你小子,今年多大了?
卫渊神情一愣,随后如实应道:过了今年,十八岁。
十八?
顾偃开惊诧道:冠军侯霍去病十八岁率八百铁骑深入大漠,两度功冠全军。
你十七岁,以三千兵力,抵抗敌军五万,守了整整二十七日!
当真是后生可畏!要是我儿,有你半分出色,本侯就心满意足了。
他有个儿子叫做顾廷烨,今年十五岁左右,在京城已经博得‘纨绔’之名。
但是人家卫渊呢?
十五岁就来到军中了!
也就比顾廷烨大個两三岁,就已立下赫赫战功!
相比之下,顾偃开突然有了种想要掐死自己儿子的冲动。
顿了顿,他一脸羡慕的看向张辅,英国公,你收了一个好弟子!
闻言,张辅一脸骄傲道:这还用你说?
不论别的,就论当今京城中的那些勋贵子弟,在他眼里看来,无一人可以比得上卫渊。
顾侯爷,您可别取笑晚辈了,军中谁人不知,您那顾家枪法,乃当世一绝,如若贵公子习得顾家枪精髓一二,足以冠绝同辈了。
卫渊笑呵呵说着。
提起顾廷烨,顾偃开就不由得闷哼道:以后有机会,也让他来军中锻炼锻炼,免得整日待在京中,就知沾花惹草,败坏我顾家门风!
听到这里,卫渊摇头一笑,没再搭话。
略知‘知否’剧情的卫渊很清楚,顾偃开的儿子顾廷烨绝非是不学无术之辈,那纨绔之名,多半都是他人栽赃陷害。
再说,像他们这种勋贵子弟,逛个青楼,玩个姬妾,也在情理之中。
自个儿要是也生长于勋贵世家,估计会比顾廷烨玩得更花。
张辅笑道:没人对伱的家事感兴趣。
顾偃开笑道:说的极是,卫渊,今日本侯随你老师来此,主要是向你说三件事。
第一,张帅已经为你向朝廷请功了,而且还是此战第一功臣,朝廷对你的赏赐,不日就会下来。
第二,辽军已经撤退,他们已经派人来,要与我大周议和,这事,就轮不到我们这些军伍之人操心了。
第三...
说到这里,顾偃开有所停顿,犹豫片刻,开口道:不知,你小子愿不愿学我顾家枪?
学顾家枪?
提起这个,卫渊瞬间来了精神。
虽然英国公张辅的武艺,也算独步军中。
但是,张辅最擅长的,是兵法。
可顾偃开擅长的,是于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手段!
如果说不愿学,那肯定是假的。
只是
卫渊微微皱眉道:顾侯,您要是被我老师威胁了,您就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