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蛛丝马迹(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今天是7月14rì了,刚好是唐汉来到这个时代两个月的rì子,这一天,弗兰克为候补街6号装上了一部德律风,就是后世常说的电话,唐大富翁看着重达十几斤的黄铜电话,心中非常好奇,心道:这老古董要是在一百年后,恐怕至少得卖几十上百万的高价吧,电话听筒上还蚀刻了两个汉字;华为,稍下是十分相似的华为标志,电话底座上还蚀刻了一行字,华为通信有限公司。原本单调、笨重的黄铜电话因为这行两个小标记显得生动活泼了很多。

唐大富翁倒吸口凉气,这他妈怎么回事?自己以前用的手机就是华为的,那还是在移动充了299块送的,名字一样不奇怪,可这标志也太他妈象了,可惜穿越时手机不知道搞哪儿去了,否则倒可以对照一下。抓着正试拨电话的弗兰克道:这华为通信有限公司是怎么回事?

唐,你抓痛我了。弗兰克嚎了一声。

唐汉意识到用力过猛,赶紧松开,急切地道:快说说,这华为通信有限公司是怎么回事?

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么?这公司很有些名气,主要生产电报机、德律风机、还有架设电报线、德律风线等,该死的,就是这德律风太贵了,初装费竟然要五百两。弗兰克漫不经心道。

那公司老板叫什么?唐汉紧张地道,莫非任正非先生也穿越到了这个时代。

不知道,他们是一家大公司,全国有十几家分公司,总公司在上海,老板好像姓方,汉口分公司的负责人姓付,就在汉口英租界里。

唐汉松了一口气,不是任正非先生来到这个时代了,只是巧合,纯粹的巧合而已,可这巧合也太他妈离谱了。唐汉苦笑不已,可惜自己的历史知识太差了,完全记不起来清末是否有个叫华为的通信公司。以后有时间了还是得拜访一下这个姓方的老板,太奇葩了,公司名字居然跟一百多年后的那家公司一模一样,就连行业也差不多,只是公司标志似乎有点差别。

很快这件事就被唐大少忘到了脑后,因为他让弗兰克去武昌城外圈地的事情吸引了他。唐大少只是跟他说自己在武昌周边需要一个休闲的农庄,最好面积大一点,有个小湖在里面,这个犹太佬倒好,把黄家湖整个给买下来了,现在黄家湖周边是一片荒凉,十几平方公里的大湖区,只散落着二十几户渔民和几户本地人在那放鸭,环境比较糟糕,一到下雨天,周边全是一片水乡泽国,所以几乎没有田地,如果不对湖区周边筑堤防涝的话,完全没可能开垦出农田。

那得多少钱?唐大少心中郁闷不已,这么大块地方,虽然远远赶不上刘歆生这个圈地疯子,但自己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啊,多花冤枉钱总是不怎么舒服的。

还没做最后的决定,跟武昌县丞初步谈过,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一次xìng缴纳两万两购地费,另外每年还得交一千两的租金,期限最少三十年;第二种方式是如果一次xìng缴纳五万两,那就一次xìng卖给我们了,仿照汉口刘歆生的方式,武昌县衙门可为我们出具完整的地契,我们怎么利用,衙门不过问。弗兰克怯怯地道。

唐汉陷入了沉思,这大清国马上要垮台的,自己如果采取第一种方式的话,以后的年租金还得跟民国zhèngfǔ谈过,如果对方耍赖,自己还得花不少冤枉钱,现在自己一次xìng卖断虽然花费多点,但总算是绝了后患,听说辛亥革命可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自己怎么也算是个大资产阶级,总不可能把自己的财产没收了吧,所以还是第二种方式省了不少麻烦。于是问道:弗兰克,你怎么看?

这要看目的是干什么?如果完全是为了自住,显然第二种方式好些,如果是为了像汉口填土公司那样开发的话,第一种方式要好些。

那好,你去跟他们谈,就一次xìng买断,而且尽量要把周边的土地多要些过来,那个湖里出产的鱼一年可值不了几两银子的,另外,地契手续可得给办完整,省得后续麻烦。唐汉道。

完全没问题,另外,那二十几户渔民怎么办呢?还有几户放养鸭子的人,县丞大人可不管这些啊。

渔民么?以后可以聘请他们为农场打渔,付他们工钱。至于放养鸭子的本地住户,不能再让他们放养鸭子了,太污染环境了,让他们改行,到农场来打杂,打理这么大农场,需要的工人可少不了啊。弗兰克,你以前不是在非洲办过农场么,总之,怎么把这个农场弄起来,就看你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