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92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如今她们能自己挣钱了,从一开始每天挣四十多文、五十多文,后面手熟了之后,每天就有七八十文到一百多文不等的进账。

其中一个手最快的女工,每天竟能挣一百五十文,她家的男人都没她挣得多。

手里有了钱,几乎不用皇甫夫人怎么引导,她们自己就慢慢挺直了腰杆子,在家里说话也越发大声。

身为一个狐仙,皇甫夫人自己也是有些门路的,所以她们做的火柴从来不愁销路。

这种东西,定位就是消耗品,想赚大钱,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所以,定价不能太高。

除去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皇甫夫人算出了最低的单价——五文钱一盒。

在卖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听从薛宝钗的建议,专门用檀香木做出精美的雕花盒子。

这一种就走高端路线,同样一盒二十支的火柴,要三两银子。

那些大户人家的采买下人,更喜欢贵的这一种。

毕竟价钱高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能倒腾的油水更多了。

第161章 二圣相争,林海遭殃

回到京城之后,江停云便到吏部去销假。

而朝廷对新晋庶吉士的分配也下来了。

可能是因为他被当今圣人点名表扬过,负责分配的大佬怕圣人突然想起他来要找人,就干脆把他分进了翰林院。

虽然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也不过是五品大学士,但这个部门要负责圣人的诏书起草,还要给圣人讲书,众人每天轮值在太和殿,在圣人面前混脸熟的机会非常多。

江停云是新来的,年纪又最小,索性就仗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把自己埋进书的海洋里,并到处找人请教学问。

还别说,翰林苑的书还真是整个朝廷机构里最多的,排第二的就是礼部。

不过,礼部的书大多是关于各朝代礼仪的,远没有翰林院的种类齐全。

出身寒门的江停云进了翰林院,那真是和老鼠进了米缸没有多大差别。

他仗着自己强横的记忆力,白天就在翰林院看孤本,晚上回家就把孤本默写出来,再自己装订。

不管将来世道如何变动,知识永远都是一个家族的底蕴。

有着后世记忆的江停云永远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在事业上,他暂时没有什么不顺心的。

但人生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上天在这里给你开了挂,就必然会在另一个地方给你挖个坑。

而江停云的这个坑,就挖在了亲戚上。

这个亲戚,还是荣国府。

好在这一次,和他们家有同样烦恼的,还有林如海一家子。

两家一起分担痛苦,而且对方更加痛苦,自家也就显得不那么痛苦了。

他们入京的时候,林如海一家已经到京城半个月了。

女儿女婿从外地回来,除了公事之外,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拜见年迈的岳母。

原本他们第一次去贾府的时候,贾母除了心疼女儿多年在外,母子相见骨肉相亲之外,并没有多说什么。

甚至于贾宝玉一见黛玉,说出那句经典名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也只是一笑而过,顺着贾敏的哈哈含糊了过去。

但等江停云携母入京,贾敏特意陪姐姐一起回娘家的时候,贾母言辞之中,却突然透露出了要撮合宝玉和黛玉的意思。

也就是在这半个月之间,原本在京候职的林如海,被一道圣旨安排到了吏部,补了左侍郎的缺。

要知道,吏部可是六部之首呀。

虽然左侍郎的品级比巡盐御史要低两级,但地方官员调入京城,按照惯例本就是要降级才能留任的。

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入京才半个月不到,圣人就给他安排了职位。

这说明什么?

林如海分明就是简在帝心呀!

至少在朝中已没有高官的贾家看来,事实就是如此。

但其实林如海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之所以这么快就有了职位,根本不是因为什么简在帝心。

具体的原因有点复杂,一是因为他和圣人心腹交接盐政要物的时候,十分地识时务,把一应细节和各处关窍全都说得清楚明白,保证对方能在最短的时间稳住局面。

二就是因为他曾是老圣人的心腹之臣,圣人在和老圣人的博弈之中,占的上风不多。

在他出任吏部左侍郎的时候,工部尚书换成了圣人的人。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利益交换,而林如海则是被迫充当了老圣人占据筹码的棋子。

这个吏部左侍郎之位,对林如海来说就是一块烫手山芋。

这样的发展,和他原本的规划简直谬以千里,一下子把他所要面对的问题,弄得复杂了十倍不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