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84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可想而知,贾母跟前一共养了三个姑娘,惜春有东府的尤氏时不时前来探望,探春也有王夫人出于脸面看护,就她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下人们自然会优先牺牲她的,先讨好另外两个。

迎春脾气再好,到底也是个大活人,心里怎么可能对父母没有怨言?

倒是惜春冷笑了一声,天下乌鸦一般黑,跟哪只在一起又有什么区别?

惜春自来伶牙俐齿,谁的面子都不卖,探春纵然精明强干,也有点不大敢惹她,赶紧转移了话题。

听说东府的珍大哥哥,这些日子都在请医延药呢,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病症,连续换了几个太医都不见效。

她本意是岔开先前尴尬的话题,却不想惜春闻言,再次冷笑,还能是什么病症?自己作的,报应呗。

探春:…………

——这话题没法进行下去了!

=====

又过了半个月,贾珍是不请太医了,却又开始琢磨民间的名医。

江停云听说之后,只是冷笑了一声,便丢到了脑后。

因为朝廷的馆考结束了,一共有十三人考中了庶吉士。

至于剩下的那些,有门路的都已除官,没门路的还在等待候补。

至于什么时候能补上,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如今这个年月,早不是开国之初人才紧缺的时候了。

开国新贵们的后代,还有从前考中科举除官之人的后代,几代下来已经积累了许多。

无论是战场上拼出的前程,还是十年寒窗读出的功名,为的不都是光耀门楣福荫子孙?

如果有可能,谁愿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再回到穷困潦倒的日子里去?

世上的资源都是有定数的,这些人占据了大部分的资源,留给后来人的自然越来越少。

但饶是如此,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地想要考科举。

因为争了还有出头的机会,不争就只能永远在底层挣扎。

但无论是已经是除官的,还是等待候补的,都有三个月的探亲假。

收到消息之后,江停云麻溜地收拾了行李,当天就找贾母告辞了。

这段时日,他疏远贾政,亲近贾赦的效果,就在这个时候展现出来了。

贾母对他神色淡淡,一听说他要告辞,只是象征性地挽留了一下,就让人到账房给他支了五十两银子,打发他走了。

就跟打发从前任何一个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一个样。

倒是再找两个舅舅辞行的时候,贾赦又塞给他一卷银票,让他在路上不要委屈自己。

到了贾政那里,贾政似模似样地叮嘱训诫了一番,让王夫人包了三十两银子给他。

找贾琏告辞时,最会做人的王熙凤也给了二十两。

现在江停云倒是明白,为什么后街上的贾府族人,都热衷于给两府的主子请安了。

——这两家出手,也太大方了吧?真是指缝里露出一点,就够普通人家用半辈子了。

离了贾府之后,江停云想了想,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到一个信誉好的牙行,在临近内城的地方租了一个院子。

京城居,大不易。

这院子虽然处于外城,租金却也不便宜,就一座两进的四合院,一年的租金就要五十两。

五十两银子,再添一点,够他在老家买一座同样的院子了。

但他也是突然想到,母亲贾氏的年纪也不轻了,日后他在京城做官,可能好几年都回不去一次。

与其母子两地分居,你担心我我担心你的,还不如把母亲一起接过来。

如果这样的话,就不能返回之后再找住处了。

贾氏肉体凡胎,舟车劳顿一路,必须得有能安稳休息的地方。

=====

比起上一次回家,这一次才是真正的衣锦还乡。

在村口玩耍的小童一看见他,就兴奋得吱哇乱叫。

江停云刚想掏出从京城带回来的糖果,几个顽童就抛下了手里的玩具,尖叫着跑回了村子。

进士老爷回来啦,进士老爷回来啦!

江停云:…………

——突然有点后悔走常规途径了。

他要是用法术赶路,肯定比官府的公文告示快。

没等他后悔完,村里便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乡亲们呼呼啦啦全围了上来,仿佛是头一次看见江停云一般,上上下下地打量。

姗姗来迟的江行正笑道:云哥儿,你可是咱们江家村第二个进士,头一个就是你爹,这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是呀,是呀,你们父子可给咱们老江家长脸了!

咱们老江家的祖坟上,冒了青烟了。

云哥儿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早说他会有大出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