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出江停云所料,等他们到达京城的时候,玄胤上人的名号,已经随着四大家族的来往信件,一同传到了京城。
两人一入京,就收到了来自宁国府的拜帖。
那帖子上的落款,是一个敬字。
要来拜访他的人,正是宁国府如今的当家人,一等威烈将军——贾敬。
但凡看过红楼的都知道,贾敬慕道。
不管这慕道之名是真是假,由他出面拜访江停云这个道士,都是最合适的。
虽然慈航普渡出现之后,圣人陡然转变了态度,对于巫蛊之术非但不再忌讳,反而颇有求长生的架势。
但保险起见,京城权贵很少有人敢明目张胆地接触厉害的和尚道士。
当然了,像先荣国公的替身张道士那种的不算,明眼人都知道,张道士就是仗着宁荣二府的势,招摇撞骗罢了。
不过,圣人是真要求长生也好,假要尊佛道也罢,还能阻止一个一心慕道的人,去拜访家乡世交推荐的高人吗?
江停云捏着宁国府的拜帖,玩味儿地笑了笑,第二天就让人给贾敬送去了回帖。
本来他就有拿四大家族作为突破口的意思,人家都主动送上门来了,他若是再矜持,多少有点矫情了。
这可和玄胤道人直爽的人设不符呀。
作者有话说:
江停云:反正不能崩人设!
第139章 九死未悔的贾敬
他们俩如今住的地方,也是皇甫夫人的别院。
自从玻璃在京城大卖之后,皇甫夫人为防万一,就在京城置办了一处别院。
当然了,这别院不是给她自己置办的。
毕竟她是个狐仙,进了京城也是龙气要压制的前几名。
主要是别院里那些女孩子日后能独当一面时,她想着派两个来坐镇京城。
哪曾想,那些女孩子还没来,江停云倒要先住一住了。
他若是以本来身份入京,自然有林家的别院供他居住。
可如今他是玄胤道长,还是这个香山脚下的神秘庄子更合适一点。
香山虽有行宫在,但以如今的龙气质量,已经辐射不到这里了,三郎大可安安心心地住在这里。
回帖送出去之后,贾敬几乎是一天都没耽搁,隔日就来拜访了。
出面迎接的,自然是江停云。
只一个照面,江停云便看出来,贾敬绝对不像传言中那般沉迷道术。
至于红楼原著中,对贾敬也只是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个单薄的,醉心金丹的影子。
若不是身临其境,只凭书上的寥寥数笔,谁又能认清真正的贾敬呢?
对于玄胤道长,贾敬表现出了十二分的仰慕。
但他眼底深处,却带着二十分的清明。
他对着江停云说久仰,就像是现代人对着神像求赐福一样敷衍。
江停云不动声色,寒暄了几句就把人引入待客的倒座花厅。
进了花厅之后,贾敬一瞬间像是变了一个人,竟然开门见山就问:上人此次入京,可是京城将有变故?
江停云心思电转,一时竟也猜不透,除了四大家族之外,贾敬究竟还有没有另外的消息来源。
于是,他只是叹了一声,悲悯地摇了摇头,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无论如何,最苦的终究是普通百姓。
哦?贾敬似笑非笑地问,上人是为百姓而来?
江停云淡淡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汪洋的水;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百姓才是真正的道。
贾敬慢慢收敛了神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突然问道:那要是天子无道呢?
水覆扁舟,天道不佑,何必再问?江停云依旧语气淡淡,仿佛不知道那个问题是怎样一个炸雷。
水覆扁舟,天道不佑?贾敬脸上,露出来沉思迷茫之色。
但只片刻,他就重新恢复了清明,目光如利剑般刺在江停云脸上。
既然水自覆舟,天自不佑,上人又何必来趟浑水?
此言一出,由不得江停云心头不惊。
难道这慈航普渡,居然还有贾敬有关吗?
这贾敬不是废太子的伴读吗?
按理说,他应该和六皇子同仇敌忾才是,这贾敬怎么站到了六皇子的对立面?
贾敬今天走这一趟,为的又是什么?
是想劝他离开京城,还是想试探他是否与六皇子有勾连?
有一点可以肯定,除了四大家族之外,贾敬在江南,肯定还有别的消息渠道。
而这个消息的来源,或许还与六皇子有些关系。
电光石火间,江停云迅速锁定了一个人——林如海。
林如海和贾家是姻亲,既然贾敬不是真的昏庸慕道,那他们两个都是勋贵里的读书种子,必然很有共同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