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片刻,两人就自我调节过来了。
黛玉:虽然在南方作用不大,但北方必定用得着。等我再深入研究一下,能实现大面积人工降雨之后,就让父亲给圣人上书。
焕娘:我如今学到的还只是皮毛,等我再学得高深一些,必然就能研究出更实用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两个小姑娘相互鼓励的阶段。
黛玉表妹志向远大,又如此聪慧,一定能实现大面积人工降雨的。
焕娘表姐天赋异禀,居然能将科学与玄学融合在一起,日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两人商业互吹了一番,黛玉那聪明的小脑瓜经常超速运转,一边和焕娘互相吹捧,一边还能分出心思去思考。
——人工降雨这件事,能不能将科学与玄学相结合呢?
——既然焕娘表姐已经融会贯通,我何不听听她的意见?
她不是那种爱拐弯抹角的人,既然想到了这里,便把自己的想法和焕娘说了。
这个想法简直绝妙!
焕娘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听完之后,她却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这法子日后是要报给朝廷的,那就不能沾染玄学。
这又是为什么?黛玉不解,能帮助北方百姓解决旱灾,这不是很好吗?
哎呀,你不知道。云哥说了,当今圣人最忌讳鬼神之说,若是沾染了玄学,且不说朝廷会不会采纳,林姨父肯定会先受牵连的。
却是她回到江停云身边之后,两人相互交流了分开之后的见闻,其中就有湖州宗家之事。
江停云因就是靠玄学,利用圣人对鬼神之说的忌惮,才能彻底将宗家拔除。
如果人工降雨也沾染了玄学,黛玉表妹所有的努力,不就全部付诸流水了吗?
作者有话说:
江停云:这世上果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前面的助力,到后面也可能变成阻力。
江停云:唔,这很科学。
第111章 闻说慈航普渡
阿,怎么会这样?黛玉露出了失望之色。
焕娘待要出言安慰,却见小姑娘已经满血复活。
只见黛玉右手握拳,重重击在左掌心,煞有介事地说:看来,老天是要逼我,在科学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
天予不取,反遭其咎。
既然上天已经给她指明了方向,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顺着走就是了。
焕娘眨了眨眼,只能鼓励道:加油,你一定会成功的!
嗯!黛玉用力点了点头,也鼓励焕娘,你也一定会成功的。
两人相视一笑。
黛玉这才问起了别的,表哥这次,是要到江宁去考试吗?
正是。焕娘道,夫子说云哥的火候已经到了,是时候下场试一试了。
黛玉也道:前些日子,我爹爹收到表哥寄来的文章,看完之后也是赞不绝口,说是中举不成问题。
听她这样说,焕娘立刻就欢喜了起来,林姨父可是探花郎,既然他说能中,那就肯定能中。
作为一个平头百姓,焕娘可能不知道榜眼,却肯定知道状元郎和探花郎。
在许多老百姓心里,状元郎是第一名,探花郎就是第二名。
至于榜眼,那啥?根本没听说过。
听见人夸赞自己的父亲,黛玉自然高兴。
表哥自己的功课也扎实,爹爹每次收到他的文章,都是赞不绝口呢。
这边两个姑娘亲切密密地说话,林如海的书房里,气氛却严肃紧张多了。
林如海告诉江停云,云哥儿,京城那边,出乱子了。
哦,出了什么乱子?能让林如海这么紧张的,必然不是小事。
自从江停云再次见到林如海开始,他的眉头就一直隐隐约约地皱着,便是笑起来也不觉得他轻松。
一开始江停云还以为,是盐政上出了什么棘手的问题,却没想到,真正让林如海忧虑的是京城。
仔细想想也是,能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坐稳的,必然都是圣人的心腹。
既然是圣人的心腹,那必然是处江湖之远也忧其君。
而林如海也的确一直对京城之事备加关注。
林如海道:圣人突然迷信上的一个和尚,竟然要昭告天下,封他做国师。
虽然林如海也知道,这世上的确有鬼神。
但作为一个自幼熟读圣贤书的文官,他实在是不愿意让自己效忠的君主,沉迷于神仙佛道。
秦皇汉武乃至唐太宗,都曾因迷丹道. 而被史家诟病。
更有甚者,汉武之时的巫蛊之祸,直接搭上了一国储君还有一位皇后。
无论是储君还是皇后,都是国本的象征。
巫蛊之祸的后果,在史家眼中有多么严重,由此便可推断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