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帆为人沉闷又谨慎,却比他们任何一个都看重感情。他如果喜欢上了一个女子,肯定是第一时间想要给人家一个名分,不会拖着人家。
见江太阿也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江停云了然:看来,姜部郎府里那两个女鬼,魅力不小呀。
不过……
你怎么会突然问起借尸还魂的事?可是遇见了什么人,听说了什么事?
江太阿道:是一个道士,给了我们两道符,让我们转交秋容和小谢,说是如果哪一日听到门外有哭女儿的声音,让她们吞了符跑出去,先到的那个就可以借尸还魂回转人世。
符,什么符?给我看看。
江停云觉得,这件事有些巧合。
江太阿道:符已经给她们了,因为怕耽误了时机,这次也没带她们回来。
实际上,之所以他们没带小谢和秋容回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鬼身毕竟自带阴气,他们两个是读书人,还有几分文气护体,可他们的家人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江帆,就算他再喜欢秋容,也不可能把秋蓉带到自己母亲身边。
江停云想了想,说:也罢,我明天和母亲说一声,随你们到县城去一趟。不过这事不能实话实说,免得母亲担忧,需得编个别的理由。
主要是他这边刚经历了一场事,害贾氏担惊受怕了一场。若是贾氏得知他再要沾染鬼神之事,虽然不至于阻拦,还是要提心吊胆。
江帆想了想,说:正好两天后,赵家三公子要举办一场文会,你就跟伯母说,是要跟着我们去以文会友。
这个理由好。江停云连连点头,你们先回去,我明天早上和你们一起出发。
这年头,哪个读书人不是一年参加好几个文会?
参加文会虽然打着以文会友的名头,但实际上,最大的作用却是结交人脉。
毕竟官场之上独木难支,若是没有一两个同窗好友相互扶持,只怕一辈子也难以走长远。
当然了,若你本身有惊天之才除外。
贾氏自己就是官宦人家出身,丈夫又是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自是比别人更明白人脉的重要性。
因而,一听儿子说要到县城去参加文会,立刻就让柳二家的给他收拾东西,并往包袱里放了五十两的碎银子。
文会上见到的人都是咱们的同乡,日后若是有一个发达的,都可能成为你在朝堂上的助力。
贾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儿子,参加完文会之后,不必急着回来。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在文会上若是结识了志趣相投的人,也可以下帖子请人家。
所谓的交情,不就是交流的次数多了,彼此了解的深了,自然而然就产生的吗?
江停云听得连连点头,没有半点不耐之色。
反倒是贾氏自己说到最后,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就让人给他烧水沐浴,催促他早早歇息,别耽误了明日登船。
等江停云走了之后,贾氏才拿帕子沾了沾眼角,对柳二家的的说:这孩子打小就懂事,知道心疼我,从来不让我多操心。
柳二家的笑道:这是太太的服气呢,太太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哭起来了?
贾氏道:我知道他这次去县城,参加文会只是个借口。必然是阿帆和太阿那里出了什么事,找他去帮忙的。
既然要瞒着我,这件事必然不小,怕说出来惹我担忧,所以才卓以隐瞒。
啊,这……这可如何是好?柳二家的没想到这一层,听她说破顿时就急了,太太既然猜到了,为何不拦一拦?咱们云哥儿将来是要做状元的人物,怎么能跟着那两个混小子冒险?
贾氏摇了摇头,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想法,拦得了一时,还拦得了一世吗?
江氏一族的人虽然多,但她丈夫这一脉的人口实在单薄。
如果其余的江氏族人争气也就罢了,他们作为家主一脉自该扶持一二,将来也是助力。
偏整个江氏一族除了她儿子之外,有读书天赋的也就一个虎头,其余的只能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子罢了。
而且虎头的心思还不在读书上,整日只爱舞枪弄棒。
反倒是江帆和江太阿两个,不但读书有天赋,人品也没得说,她也乐意儿子和对方交好。
既然是要和人结交,就断没有只让别人捧着她儿子,她儿子却半点不付出的道理。
而且贾氏也相信,江停云行事自有分寸,她只需要支持儿子就是了。
只不过,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却是免不了的。
=====
江停云丝毫不知道,自己一心隐藏的事情已经被母亲看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