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菌宠自己亲儿子亲女儿,就是要让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多的就不剧透了,看过作者上一篇文的应该知道,作者对文中古代女性的幸福标准,绝对和那个时代的普世价值不一样,这一本也不会改。
至于林如海和贾□□角和他们相认的时候,俩人都四十多的人了,三观早就定型了。
红楼原文写明了,林家五代单传,按照明清律法,过继嗣子须得是本家五服内子侄,林如海夫妇想过继都没地方过继去。
除非像原著那样,贾敏彻底油尽灯枯,林如海也五十多了,生孩子希望尽快渺茫,他们肯定会决定纳妾生子的。
或者说,正因为林如海爱贾敏,才一定要有一个儿子。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古代吃绝户。
三言二拍里,知府的遗孀都挡不住亲族来逼死寡妇吃绝户。而女性寿命普遍比男性长,林如海又没有长前后眼,不可能知道贾敏会死在他前面呀。
多的不说了,只能说本文是两个不同时代思想的碰撞,主角坚持自己,在尊重的前提下帮助别人。
第28章 荣国府来人
等江停云看过小表弟之后,就觉得贾敏骤然忙碌了起来。
因为两天后,就是林琅的洗三礼了。
这个时代,洗三、满月和周岁,对于小婴儿来说,都是人生大事,自然要好生操办。
而琳琅虽不是正房嫡出,却是林家目前唯一的子嗣,里里外外自然上心。
林家虽然没有近支亲族,但以林如海如今的地位,整个扬州的大小官员,乃至士绅富贾,都会借着这个机会,光明正大地讨好林如海。
人家诚心巴结,林家若是怠慢了,难免给人留下骄狂的印象,对林如海日后的仕途十分不利。
作为一个贤内助,贾敏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洗三之后,紧接着就是满月。
这两个日子挨得紧,若想都办好,还得贾敏多多操劳。
她已经派人到京城去报喜,还另外派人给江停云的母亲贾氏送了信。
因为贾氏是个寡妇,贾敏考虑得也很周到,只是送了报喜的信件,并没有附赠请柬,以免贾氏为难。
反正江停云在这里呢,就算是代表他们家了。
洗三礼风平浪静地过去了,满月礼却因为荣国府老夫人身边的嬷嬷,出了点不大不小的风波。
在满月礼的前三天,荣国府老夫人身边的赖嬷嬷,带着一众仆从,抬着十几口大箱子,浩浩荡荡地进了巡盐御史府。
一开始江停云也没当回事,因为在人生的前十几年,他和荣国府从来没有过交集。且看他母亲对娘家的态度,以后大概也不会有。
可是他却忘了,如今他是住在姨母贾敏的家里,而贾敏却是荣国府老夫人史氏的亲生女儿。
他习完武用完早膳,刚读了两页林如海亲自注释的《论语》,贾敏身边的大丫鬟荷景就来请了。
表少爷,亲家老太太派人来了,太太让表少爷过去见人。
江停云略一诧异,便体会到了贾敏的好意。
虽然红楼原著上说,自贾代善死后,荣国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黛玉进京的时候,贾家还有余力,一封书信就能给贾雨村谋一个知府之职,可见其底蕴深厚,人脉宽广。
如果江停云能搭上荣国府的路子,将来考中进士以后,无论是想留在京城,还是想到地方做出一番政绩,都便宜得很。
他虽然对此不感冒,但姨母的一片好心,他也不能让姨母在人家没脸。
有劳何景姐姐带路了。
荷景歪头嘻嘻一笑,你若是真心感谢我,就给我也画一幅荷花图,别让莲香那小蹄子整日在我面前炫耀,我就记你的好。
却原来,两个月前是贾敏另一个大丫鬟莲香的生辰。
因着莲香地位特殊,在府里有也颇有几分脸面,不但大小管事都送了礼,就连贾敏和黛玉也让人送了两样点心。
江停云也就入乡随俗,全当是尊敬姨母了。
只他来时除了盘缠和文房四宝,身无一物,若是为了一个丫鬟专门去买礼物,又未免不庄重。
思来想去,他除了读书厉害,也只有书画这两样还能拿得出手,干脆就先画了一幅菡萏初开图,权且充数。
却不想,林家书香门第,连他们家的丫鬟都沾了几分文气。
他那幅图虽然是自己画的,无论是技巧还是意境都稍显稚嫩,但莲香却很喜欢,经常在大小丫鬟面前炫耀。
荷景原本就有几分羡慕,如今得了机会,可不就是要讨一幅?
此小事耳,不知姐姐芳辰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