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07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凤时锦所言,让人震惊,君千纪眉头微蹙,似不赞许地看了看她。她若不说话,皇帝兴许罚一罚君千纪也便罢了,可她现在这样理直气壮一说,难免引起所有人的注意,这并非君千纪的本意。

君千纪当即道:劣徒不逊,是臣管教不严,还请皇上降罪。

皇帝亦是有两分意外,在他看来凤时锦岂止是不逊,他原以为凤时锦不过是不识时务了些,没想到在百官面前还这么有言有色,说她胆大包天也不为过。身为国师弟子,皇帝替她的勇气感到欣慰又替她的将来感到惋惜。

皇帝饶有兴味道:那依你所言,到底是谁对朕、对上天心怀不敬呢?

凤时锦不急不忙道:皇上恕罪,草民不敢妄议,草民只是感慨国师一心为了皇上为了黎民百姓,却还遭有心之人口舌。这时风更大了一些,凤时锦对皇帝又拜了一拜,然后直起身体,抬头看了看天:草民相信,此事上天自有公断。若国师没将圣意民情传达上苍,雷鸣乍响之后应是倾盆大雨;倘若上天收到圣意民情了,便应是如草民所说青天白日空响福音亦或敲响警钟。

凤时锦话语一落,百官们连同皇帝跟着仰头望向空中,在确认是否真有倾盆大雨落下来。唯有荣国侯没有抬头,而是老辣的眼神直逼凤时锦,凤时锦若无其事地回视他一眼,一脸正气。

大家等了一会儿,却连一滴雨都没落下来,反之天空中堆积的乌云,被风一点点吹远,竟有丝丝阳光从云层中流泻而下,洒在黄土地面上。

天气一晴,皇帝面上就微微露出一点喜色,不由多看凤时锦两眼,道:看来是荣国侯误会国师了,国师家的小徒弟真是不容小觑,都起来吧。

谢皇上。君千纪和凤时锦这才拂衣而起,一大一小动作都几乎一模一样。百官们仿佛从凤时锦身上看到了下一任国师的影子。

荣国侯这时又道:既然国师的徒弟说这雷鸣乍响有可能是福音,亦有可能是警示;但臣想,但凡登高涉远来到这里祭祀的人都应当是心怀敬意的,希望我大晋国运昌盛百姓富足安乐,不存在谁有何不敬之说。臣以为上天之所以敲响雷鸣警钟,确实是一种警示,只不过警示的却是今日不该来之人,可谓不祥之人。

皇帝眯了眯眼,道:哦?那荣国侯觉得在场的谁是不祥之人?

第238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荣国侯道:臣记得不错的话,国师的徒弟正是当日从臣府上被赶出去的人,因弑弟而罪大恶极满身煞气,臣一时恻隐之心才留她一命,不想今日摇身一变变成国师的弟子,还在此等场合堂而皇之地大放厥词,是为不祥之人。国师收徒无人有异议,但收徒不谨慎,当心一日变成祸患!

一席话一出,憎恨凤时锦的人暗自里觉得爽。凤时昭更是满脸喜色,她没想到她父亲竟公然找凤时锦的麻烦。她在后头拉着凤家主母的手,悄声幸灾乐祸道:这样一来,看她该如何收场。

凤家主母道:你父亲也不完全是不顾着我们的。

可就荣国侯来讲,若凤时锦当真是祸患,晚除不如早除的好,能将他荣国侯骗去国师府耍得团团转,又在这样的场合时间说出滴水不漏的话,迟早都不是省油的灯。

凤时锦当着皇帝的面不仅没恼羞成怒,反而眼圈一红便挤出两滴眼泪,抽噎了两下楚楚可怜的样子,倒叫皇帝来了兴趣。

皇帝问:国师家的小徒,你为何而哭?

凤时锦跪道:今日乃皇陵祭祀,是个庄重而肃穆的日子,请皇上恕罪,只是草民实在为荣国侯感到伤心。

荣国侯,皇帝拉长了尾音:又有何好让你伤心的?

草民不敢说。凤时锦道。

你且说来听听,朕赦你无罪。

得了这样一句话,遂凤时锦如实道来:皇陵祭祀乃国家大事,荣国侯宣兵夺主,却在此皇陵圣地讲起自己过往的家丑,此为一悲,荣国侯一听当即面色就是一变,凤时锦继续道:说及过往家丑,草民的确出自他凤家,可弑弟一事尚未交由大理寺查明真相便逼死草民在荣国侯府名如草芥的母亲,此为二悲;草民被国师收养为徒时早已被赶出家门,正是无父无母孑然一身,荣国侯若是觉得草民为不祥之人,则荣国侯自身便是不详之根源,此为三悲。故而草民觉得伤心,留下眼泪。

凤时锦话一说完,荣国侯便屈膝跪了下去,道:此女妖言惑众,将来若继任国师岂非是天下遭殃,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还请皇上明察,将此女诛除!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