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些失落,因为章诚没有立即回应他的提法。
章诚这里因朱元璋催促,便问起他来:可你知道让乡民运粮到库,是多么大的损耗吗?
这个咱知道。
所以,咱没打算让贫户当粮长,而是打算让富户当粮长。
当然,咱也没打算现在就这样做,章先生你说的对,现在天下英雄并起,咱要是这样做,只怕很多儒士都不会再支持咱,更重要的是,天下未平,让乡民运税粮,也不安全。
咱的意思是将来天下定鼎以后,若咱真有机会决议此事,就可以行这粮长之法,现在如果要妥协,自然是可以妥协一下的。
不过,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也没敢跟别人说,如今说出来,只是想跟你聊聊而已,探讨探讨。
朱元璋点头说道。
章诚再次一叹:我的上位,你是真信任乡民啊!
不信任乡民,难道你让咱去信天下官吏和豪绅?
朱元璋反问道。
章诚听后无法反驳,只沉思了一下。
他决定摇人!
于是。
章诚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说:既如此,我给你引荐一个人。
引荐谁?
朱元璋问道。
章诚道: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说着,章诚就带着朱元璋来到了杨宅,叫醒了杨元杲,且在杨宅中庭,对月围桌而坐。
此人是滁州儒士杨元杲,字文素,乃在下新认的朋友。
这是我们上位,郭大帅麾下总管朱元璋,字国瑞。
一时。
章诚先对二人互相介绍起来。
两人也互相拱手致意。
接着。
章诚就对朱元璋说:上位,这位杨朋友和其他儒士不同,在见到我让三百名义军兄弟拒绝士绅犒军之举后,没有失望的意思,反而主动来结交我,且表达了赞成礼归礼、法归法的主张,但他对我这样的行为也表示担忧,担忧此事难为。
是的。
但章监军以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鄙人无话可说。
因为有些事,的确不应问可能不可能,而更应该问当不当做才是。
杨元杲说道。
朱元璋听杨元杲这么说,很受触动,忙杨元杲作揖说:足下既是章先生朋友,便是咱的朋友,如足下所言,这天下事当问该不该,而不是问可能不可能。
说着,朱元璋有些埋怨章诚,说道:章先生怎么都把真知灼见说给其他人听了,难不成是觉得咱布衣出身,质蠢且鲁,而不愿点拨吗?
咱好歹是花了重金在你章先生身上的!
听朱元璋这么说,章诚只是微微一笑:我的话,在上位眼里,不一定每一句都是真知灼见,因为每个人所认为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只是他愿意相信的真理,如果真要获取到真知灼见,就得足够理智。
朱元璋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随后。
章诚就看向朱元璋道:所以,上位,我现在来评点你刚才的粮长制提议,我认为,你这个粮长制比我想礼归礼、法归法,还要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
朱元璋大失所望又大为惊愕地看了章诚一眼,问道:这怎么是异想天开?
章诚指了一下杨元杲:上位不妨把自己的粮长制想法对这位杨朋友说说,他既然能接受礼归礼,法归法,想必也是能对上位的粮长制设想提出中肯的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