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对冲比拼的不是人数和武力,而是勇气
在实际战争过程中,很少会出现骑兵对冲并撞在一起的场面。
首先奔跑中的战马携带的冲击力非常大,如果迎面相撞双方非死即伤,很少有人使用这种一换一的战术。
其次,战马不瞎也不傻而且很怂
看到迎面飞奔而来的骑兵和战马,它会本能的进行躲避。
所以大部分骑兵对冲的结果是避开对方从侧面掠过。
战场上,郝摇旗和查斌勋同时发起了冲锋。
三十步
轰隆轰隆
战马铁蹄踩在地上发出战鼓一样的声音,让人一往无前。
十五步
马蹄声忽然消失了,冲锋的双方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呼呼
扑通,扑通。
五步
他们同时屏住呼吸,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一步
心跳在这一刻也停了下来。
战马出于本能向侧方偏了一下,郝摇旗和查斌勋擦肩而过。
唰
双方同时挥刀砍向对方脖颈处,结果却砍在了对方的刀刃上。
铛的一声,武器相撞。
战马不给他们再次交手的机会,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向前冲出三四丈远。
二人迅速调转马头再次面对面。
周围的明军和顺军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战斗。
很少有机会能在战场上看到双方将领一对一的场面。
几十个明军刚要包围郝摇旗,被查斌勋伸手阻拦:不用,我看对方是条汉子,给他一个单打独斗的机会。
郝摇旗先是对着查斌勋点了下头,随后揉着发酸的手腕询问:来者何人
查斌勋一脸平静地的回答:辽东军,查斌勋。
郝摇旗呵呵一笑:不好意思,没听说过。
查斌勋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后改口道:家祖查大受
哦,原来是辽东将门之后,幸会郝摇旗对着查斌勋拱了下手。
你又是谁查斌勋问。
顺军郝摇旗。
没听过。
不重要,郝摇旗提刀催马再次冲了上来。
查斌勋丝毫不惧,挥刀发起了反冲锋。
二人在士兵们的包围下打了起来。
这场比拼堪比单兵作战教科书。
马术,力量,技巧应有尽有。
尤其是力量和技巧的比拼,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饱眼福。
郝摇旗最早是军中的大旗手,手上力气奇大无比。
查斌勋也不弱。
他出自辽东将门世家,是在武器的陪伴下长大的。他的力气虽然没有郝摇旗大,但是技高一筹。
二人的比拼持续了将近两刻钟,在查斌勋一箭射中郝摇旗的战马后才告一段落。
周围的顺军见状立刻举手投降,附近的明军则一拥而上将郝摇旗捆了起来。
潼关城外的战事已经结束。
顺军不是战死就是投降,剩下的残部匆匆逃往了西安。
查斌勋亲自将郝摇旗带到军帐外面大喊道:请总督大人猜一猜我抓住了谁
马万年听闻来到帐外问道:此人是谁
查斌勋笑容满面的说道:郝摇旗
哦,我奶奶刚抓住了袁宗第。
听到袁宗第的名字后,查斌勋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消失。
与此同时,马万年脸上浮起了笑容。
郝摇旗的名声大不大得分跟谁比。
跟别人比或许还能拿得出手,但是跟袁宗第比就不行了。
大顺有两位权将军,五位制将军。
权将军分别是田见秀和刘宗敏。
制将军分别有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右营制将军刘西尧,前营制将军袁宗第,后营制将军李过,还有一个在诸将之右的制将军贺锦。
查斌勋生擒郝摇旗的功劳和生擒袁宗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查斌勋一脸无奈的将郝摇旗推进中军帐,待在角落里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