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92章 落后的户籍制度(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崇祯这番增加收买成本的言论把众人都震惊了。

是啊

既然无法杜绝收买,那就增加他们收买的成本。

士绅好不容易把所有人都收买了,结果回头一看土地司换人了

督查使被举报下台

知县也被弹劾罢官

钱都白花了

当新的官员上任后,还得来一遍

如此反复。

等他们发现违法成本无法靠贿赂收回来后,就会老老实实的遵纪守法。

妙啊太妙了

陛下大才,臣等佩服范景文带头拱手施礼。

崇祯摆手:朕之前说过,基层官府的乱象非常严重。过了年,你们礼部、吏部和都察院就开始着手此事。

另外让国子监的学生们做好准备,年后官场将会迎来一场巨震,很多基层官员将会被免职,朕需要他们随时都能顶上去。

遵旨。

三人磕头离开后,崇祯起身回后宫休息。

眨眼间来到了腊月二十六。

年关越来越近,京师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皇城内外到处飘着肉香和火药味。

天空时不时的发出爆炸声,引来百姓们的围观。

早朝过后崇祯将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留了下来。

宋权一脸忐忑的站在台下,有些不知所措。

宋权,知道朕找你什么事吗崇祯面带笑意得问。

回陛下,臣不知。

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臣宋权犹豫了。

他本想说谎,但面前这位大明皇帝好像能看穿他的心思。在他的注视下,本能的说出了实话:臣以为,陛下是让臣帮忙的。

哦崇祯愣了一下,你果然足够聪明,朕没看错人。

宋权不敢得意,再次躬身施礼。

宋权,自上次的诬告案发生后,你觉得京师官员对你的态度有何转变

宋权眼圈红了。

还能有什么转变

他的名声臭了

崇祯虽然没治他的罪,但是京师官员纷纷疏远他。

就连街边卖菜的都斜视他。

堂堂四品命官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想死的心都有了。

换做别人早就辞官归乡了,你没有辞官,说明留恋朝堂,朕说的对吗崇祯继续问。

陛下恕罪,臣有苦难言。宋权眼角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悔不该当初收受勋贵贿赂,从而打击李邦华。

现在东窗事发,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弃子。

崇祯微微一笑:朕可以帮你摆脱目前的窘境,但是需要你做两件事。

臣愿效犬马之劳宋权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跪了下来。

实际根本没得选,崇祯的话对他来说就是救命稻草。

好,崇祯手指在龙书案上轻轻敲击了几下,朕此前提出让官员公示家产,结果遭到了他们一致反对。

你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可以帮朕促成此事。

啊这宋权很是为难。

要知道,当初他可是反对公示官员家产的主力干将。

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家产与俸禄不符。

他本想拒绝。

可是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臭了,如果在得罪了皇帝,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陛下想让臣做什么宋权谨慎的问。

弹劾官员贪腐如果他们不承认,你就用激将法,反问他们为何不敢公示家产

宋权咽了口唾沫,表情卑微:臣,臣做完这件事之后呢

崇祯深吸一口气:朕打算废除除匠籍以外的诸色户计制度,不再限制百姓。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瞻前顾后。

此举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需要有人来替朕提出这个观点。

宋权诧异地抬起头,看向崇祯的目光里充满了震惊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涉及到的人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计,牵扯到的利益更是数不胜数。

明朝户籍制度承袭元朝诸色户计制度。

洪武三年,大明朝廷厘定:军发卫所,匠归工部,民归有司,灶归运司。

军是军户,匠是匠户,民是普通百姓,灶是煎办食盐的人。

总体来说,大明户籍有基本户籍和其他户籍两类。

其中基本户籍又分为良、贱两类。

良籍有军、民、匠、灶四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