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与皇城不是一回事儿。
皇城大,紫禁城小。
紫禁城是皇城的城中城。
有明一朝,只有内阁的办公场所在紫禁城内。
六科给事中和光禄寺在紫禁城外,皇城内。
其余衙门的办公场所基本都在皇城外面。
面对刘文耀的询问,李邦华愣了一下。
他简单计算后说道:今日早朝官员有四十一人,如果想把这些人全部留在皇城内过夜,需要找一个大点且不透风的屋子。老夫想了想,六科直房和光禄寺应该都可以。
不等刘文耀接话,李邦华皱着眉头问道:你想干什么囚禁大明官员可是一等一的重罪。到时候别说老夫了,就是陛下都保不了你。
李文耀压低了声音:今天早朝陛下下旨治理京营弊病,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京营可能会出问题。
什么问题
哗变
理由呢李邦华问。
刘文耀谨慎地向四周扫了一眼,快速说道:京师有三大营,每营又分为十二营,共计三十六营。这三十六营有三百六十六个军官,其中三百二十多人与勋贵有关系。
有一部分是被勋贵用关系提拔起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勋贵的亲戚,家丁。
整治京营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在这些军官的煽动下,底层士兵很有可能哗变。
哗变
李邦华眯着眼,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
整治京营会砸了很多人的饭碗,尤其是那些靠关系上位的将领。
如果这些人有意煽动,底层士兵确实很容易被忽悠。
毕竟建奴刚刚出关不久,朝廷这么做等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那些花钱买进来的老弱病残本以为能买个铁饭碗,没想到朝廷直接把碗砸了。
能不急吗
想到这李邦华点点头:确实有这个可能,咱们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然而现实容不得李邦华细想。
早朝的官员们已经走到了承天门,眼看着就要走出了皇城。
他们一旦走出皇城,消息就会传播出去,想瞒也瞒不住。文網
刘文耀有些急了:李阁老到底有没有办法没有的话我可就把他们留下来过夜了。
不,让他们走。李邦华一脸镇定,看不出丝毫慌乱,京师乃天子脚下,乱不了。
可是刘文耀欲言又止。
说实话,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如果真的发生了哗变,对刚刚恢复安全的京师将是一场致命打击。
届时不但京师大乱,他这位京营总督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最重要的是如果哗变闹大了影响到陛下安危,他就算死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陛下知道此事吗李邦华再次问道。
刘文耀愁眉不展的答道:此事不一定会发生,所以没敢告知陛下。
那李邦华眨眼间就有了主意,咱们兵分三路。
哪三路
李邦华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开口反问:京营现在有多少兵马
身为京营总督,这些数字时刻都装在刘文耀的脑袋里。
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流贼败退后京营就已经开始裁撤老弱病残,但进度十分缓慢。截止到十月底,京师三大营现有兵源五万七千八百余人。
其中老兵两万余人,新兵三万七千待裁撤的有一万余人,还有三千人处于考核期,考核过后方可重新转为正式在册兵员。
新兵满饷满粮,被煽动哗变的概率很小。老兵,尤其是那些待裁撤的老兵被煽动哗变的概率最大。
你麾下战兵现在何处李邦华问。
三千人在通州,一万人在京师城外。
李邦华驼背羊髯的站在寒风中,宛如一棵不朽的老树。
咳咳咳,他重重的咳嗽几声后说道:老夫是第一路兵马,回兵部后我立刻请旨下调令,命三大营老兵明天一早去校场参加考核。
啊刘文耀很是费解,李阁老,这么做话只会加重他们的疑心,甚至会逼迫他们哗变。
哗变之事如果无法阻止,那不如让这件事变得可控。届时只要挡住校场的进出口,就能将京师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
刘文耀站在原地,无奈地点了点头。
你是第二路兵马,老夫问你,你在京营有多少嫡系
嫡系吗两千左右吧。
明天一早让他们混进老兵的队伍里,如果真的发生了哗变,让他们趁机带头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