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62章 兖州塘报(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国丈,别来无恙啊

乾清宫外的空地上,崇祯对着周奎抬了下手。

周奎顿时受宠若惊,他迅速来到崇祯面前打算施礼:老臣周奎,见过陛下。

此处没有外人,不必行君臣之礼。崇祯亲自伸手将周奎搀扶起来。

周奎激动地无以言表。

对方可是大明皇帝

他猫着腰,浑身颤抖,眼眶湿润:谢陛下。

给嘉定伯搬个凳子。

不同于上次的谨慎。

周奎推辞几次后见崇祯坚持,便放心大胆地坐在了凳子上。

这次他不怕崇祯算计他了。

因为他通过崇祯的手,得到了确确实实的好处。

短短几个月挣的银子,快赶上他之前十几年攒的银子了。

就算凳子收费,他也认了。

一番客套后,崇祯压低了声音:国丈,最近战事频频,你也跟着发财了吧

周奎不知道崇祯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只能谨慎地回答:陛下,臣确实挣了一点钱,但那些钱都是辛苦钱。

崇祯微微一笑。

不存在什么辛苦钱,全都是以权谋利。

没有权,就没有力,同时也没有利。

大明朝的官员勋贵挣钱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盘剥商人,另一个是压榨百姓。

盘剥的是不听话的商人,听话的商人早就和官员们合作了。

要钱给钱,要人出人。

只要官员勋贵一句话,商人们就会言听计从。

当然,商人这么做也是为了利益。

利益从何而来

归根结底还是百姓们兜底。

王朝存在的时间越长,特权阶级的数量就越多,对百姓的压榨盘剥也就越厉害。

当百姓的增长数量跟不上特权阶级的增长数量时,王朝的矛盾就会被激发。

换个说法就是狼多羊少,肉不够吃了。

合理的办法是减少狼的数量。

现实却截然相反

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见崇祯不说话,周奎谨慎地问了起来。

崇祯缓过神微微一笑,继续假装神秘地问:前些日子皇后生病了,国丈知道吗

知道,臣当时还从山西找了一个名医。没想到他刚进京师,皇后的病就好了。

哦很有名吗崇祯来了兴趣。

皇后侍膳太监的死让他意识到,皇宫已经被渗透了。

太医院保不齐也被渗透了。

敌人是谁目前尚不清楚,但绝不会是周奎。

因为周奎的一切都来自周皇后,而周皇后的一切又都来自于他。

周奎是个精明人,不会傻到连这种道理都不懂。

回陛下,此人姓傅名山字青主,山西太原府人。

傅山傅青主刺目的阳光下,崇祯眯着眼重复着这个名字。

好家伙

这可是武侠小说里非常著名的人物。

当然,真实的傅青主并不会武术,却和小说中一样精通医术。

在中医药史上的堪称大师级地位。

国丈把此人的地址写下来,回头我让太医院的人去试试他的医术水平。

周奎不敢怠慢,从王承恩手里接过纸笔,写下了一行地址。

等他放下纸笔后,崇祯继续问:国丈知道皇后为什么生病吗

这臣不知。

操劳过度导致的。你也知道细盐出自皇宫,所有的细盐都是皇后盯着做出来的。

周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坐在原地保持沉默。

崇祯见时机成熟,话锋一转:国丈,府中还有细盐吗

有没不多了短短一句话,周奎改了两次。

你觉得这细盐的生意如何

回陛下,细盐的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崇祯心中暗笑,脸上却表现出一副割肉的样子:国丈,皇后经此一病再也无法管理细盐这档子事了。

可是细盐能挣钱啊,朕不想把那些送上门的银子推出去。

所以啊,朕想让你帮忙找个人把这细盐的生意接过去

周奎低着头,大脑飞速运转。

他在想

崇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真打算把细盐转给别人,还是在打他这位嘉定伯的主意

不知陛下这细盐的生意打算卖多少钱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朕没做过生意,所以请国丈前来商议一番。崇祯一脸的认真。

原来如此

周奎悬着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不是崇祯要坑他,而是崇祯不懂想向他请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