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36章 利益和想法(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崇祯抬起头,精神为之一震。

他知道,黄得功与多铎之间的首战有结果了。

看完塘报的内容后,崇祯高兴的有点合不拢嘴,他让小太监将塘报递给李邦华的同时说道:黄得功不愧是黄闯子,竟然击溃了建奴主力,可惜杀敌只有区区二百人。

李邦华目光在塘报上扫过后,一脸的凝重。

陛下,实际杀敌数量应该比塘报里写的多,黄得功报少了。

哦说说看。崇祯忍不住抬起头看向李邦华。

每当前线发来塘报,文官们总会怀疑塘报中杀敌的数量。但无一例外,都认为前线虚报杀敌数量。

毕竟杀的人越多,朝廷发的赏银就越多。

文官们表面上是为朝廷节省银子,实际是为了打压武将,让武将向文官低头。

这一招确实很有效。

大明朝在外带兵的文官武将如果想不被掣肘,必须结交朝中大臣。

说白了就是送礼

李邦华这位内阁首辅,竟然跳出了之前的怪圈。

他果然没看错人。

李邦华抱拳拱手:陛下,首先塘报中写明,战后双方各派数支百人小队前去驮运伤员收敛尸体,我军杀敌人数是根据现场遗留的建奴尸体上报的,数量本就不准。

其次,建奴退兵时本有抢战友尸体的习惯,所以现场留下的尸体有限。

实际杀敌只多不少,更何况现在是盛夏时节,那些重伤的建奴十有八九会不治而亡。

依臣猜测,建奴伤亡约在千人左右。

崇祯点点头。

李邦华继续说道:黄得功虽然击溃了建奴左翼军阵,但建奴骑兵太盛,继续追杀反而有被骑兵冲散围歼的可能。所以他趁势退兵,坚守营地的策略是没问题的。

嗯崇祯对这位大明首辅的表现越来越满意了。

这位内阁首辅不但能稳住文官集团,还能为武将们着想,同时将皇帝和文武官员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十分巧妙。

唯一担心的是他年老体衰,再加上繁重的内阁工作,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既然首战告捷,那么接下来就等多尔衮上钩了。

陛下放心,臣已安排人在沿途布置狼烟篝火,一旦发现多尔衮大军出动,会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到京师和怀来卫。建奴骑兵再快,也快不过狼烟

接下来李邦华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下去。

崇祯淡然一笑:无妨,朕意已决。

来人。

奴婢在。门外的太监急忙走进大殿,跪倒在地。

召刘文耀和李宪忠觐见。

遵旨。

等传信的太监走后,崇祯继续对李邦华说道:李阁老,咱们继续商谈治国之策,刚才说到哪儿了

李邦华想了想:说到生产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哦对崇祯伸出右手食指轻轻戳了戳脑袋,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有两个办法,一是造反,二是变法。

李阁老先听我说

李邦华刚要说法,被崇祯伸手制止。

造反的事暂且不提,你我君臣二人先说说变法。

李邦华松了口气,在此之前他甚至以为眼前这位大明皇帝会造自己反。

万幸,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不能怪他多想,这位大明皇帝最近的做事风格越来越诡异莫测了。

变法

李邦华略加思索后说道:陛下,历史上有不少变法的记录,臣只截取其中一些有名的。

春秋战国时秦国有商鞅变法;北宋神宗时有王安石变法;我大明万历年间有张居正为主导的万历新政。

结果呢崇祯问。

结果李邦华表情有些沮丧:除了商鞅变法能称成功外,另外两次变法从结果看都失败了。

李阁老知道变法失败的原因吗

原因

李邦华没办法回答。

因为原因太复杂了,变法涉及到的人和利益都太多。文網

以王安石和张居正为例,他们活着的时候还能通过铁腕手段实施变法。

可一旦死去,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即便变法成功的商鞅,最后也难逃战死车裂的命运。

见李邦华不说话,崇祯开口说道:变法难,也不难

朕从一本书中看过一句话,不要动上层人的利益,也不要动下层人的想法;动上层人的利益犹如要他性命,动下层人的想法犹如刨他祖坟。

下层人的想法是上层人利益的来源

如果变法能兼顾二者,或许能成功。但难啊,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李邦华听完崇祯的话后起初并不在意,但随着他在心里将这句话默念几次后,浑身猛地一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