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三刻户部和兵部雇佣的商队会将物资送至怀来卫城外,接收物资后,我部四万兵马会在城西北扎营。
为了防止建奴趁我军扎营时突袭,本帅军令如下
王永吉
在王永吉抱拳拱手。
明日卯时初刻,我命你率领本部所有兵马在城西北五里外警戒如遇建奴,无论对方兵力有多少,都不能与之纠缠,立刻兵退二里与巴克勇合兵一处。
得令
巴克勇。
末将在
明日卯时初刻,我命你率领本部所有兵马在城西北三里外警戒。如果遇到王永吉退兵,则与之合兵一处,然后退往城中。
嗯
退往城中巴克勇以为自己听错了。
以他对建奴的了解,就算派兵突袭人数也不会多,充其量也就几千人,毕竟双方在决战前基本上会以试探为主。
除非有十足的把握能一击必胜,否则绝不会轻易调动主力。
黄得功这位号称敢打敢冲的猛将,手握万余骑兵竟然还如此小心谨慎。
不像,这根本不是他的性格。
没错,退往城中。黄得功重复道。
末将领命巴克勇虽然很是不解,但心中已经乐开了花。
来之前他还在思考如何执行吴三桂保存实力的命令,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明日卯时初刻,马岱你率骑兵在城西北二里外警戒,如果遇到建奴立刻回营防守;邱钺你率领车营战兵在城西北二里处布置防线,将所有战车,拒马和鹿角都布置道营地外围;翁之琪你率步兵和辎重兵在战车后面扎营,速度要快
至于火炮,我亲自负责
诸位,没问题的话就请各自回营,明日依计行事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黄得功目光落在一直坐在原地没动的千总徐文朴身上。
有事黄得功问。
有。
讲。
徐文朴深吸一口气:黄大人,卑职的手下是卫所兵,在此之前都有军籍在身,世代为兵。
不可否认,那些军户当中有人喜欢也擅长当兵;同时,军户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不愿意当兵的人
黄得功点点头。
军户制度就是如此,不管你是否愿意当兵,是要有军籍在身就逃不了当兵的命。
徐文朴继续说道:现在朝廷不但废除了军籍,还补发了之前的欠饷,我们高兴的同时,打心里感激朝廷。
为什么
因为我们这些人的后代终于不用时代为兵。我们这些普通人活一辈子不图别的,只求吃饱穿暖,生几个孩子,让他们像普通老百姓那样种地读书。
黄大人可能不信,在此之前我们心里甚至希望大明朝灭亡,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废掉自己的军籍,让后代结束我们这种没有选择的生活。
现在陛下和朝廷把这份恩典送到我们面前,所以对陛下和朝廷感激不尽
黄得功微微皱眉,表情冷漠的看向徐文朴:你到底想说什么
建奴不日将至,他可没工夫听徐文朴抒发情感。
徐文朴再次深吸一口气:建奴南下入关劫掠,朝廷震惊百姓不宁,作为大明朝最后一代军户,我们想让朝廷给我一次机会,证明卫所兵尚能一战的机会。
黄得功沉默许久后抬头问道:机会倒是有一个,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会死很多人甚至,不直至全军覆没。
你,能承受吗
这场轮到徐文朴沉默了。
死很多人,直至全军覆没
这到底是什么任务又会经历一场什么样的血战
他不知道。八壹
知道的只有结果:死亡
不知过了多久,徐文朴抬起头,两只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家国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我和手底下一千七百二十六名兄弟已经准备好了
黄得功目光在徐文朴的脸上盯了很久,将信将疑。
不是他不相信徐文朴,而是此事关系重大。
往小了说,徐文朴关系到他的胜败;往大了说,徐文朴的所作所为将关系到整个大明的安危
不得不谨慎对待。
你们有一天一夜的时间将城中百姓迁往延庆州,办好了这件事再来寻我。
徐文朴心中虽有不甘,却也只能拱手离开。
是夜,风平浪静。
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大战来临前恐怖的平静。
黄得功对多铎,五万对六万黄得功并不知道多铎具体伤亡情况,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但是从明面上的兵力来看,建奴明显更胜一筹。
报天刚蒙蒙亮,黄得功就接到了探马的消息,数千建奴骑兵正在西北十里外游荡,似乎正在等待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