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4章 吴三桂的考虑(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可是,夜长梦多啊打下大名府,就有数百万两银子充入国库,我军才能做到兵精粮足李岩硬着头皮再次劝道。

李自成看着李岩认真的模样,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叹了口气后看向刘宗明,然后点了点头。

刘宗敏得到李自成的示意后并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先吩咐军帐门口的士兵退出十步之外,等士兵们离开后他才皱着眉说道:李先生,诸位

不是皇上不想攻大名,是强攻大名府会给我军造成伤亡

袁宗第撸胳膊挽袖子说道:有伤亡很正常,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何况死的大部分都是百姓,只要老营的精锐在,死再多人又有何妨

看着袁宗第不可一世的样子,刘宗敏苦笑一声:问题就出在百姓身上不,严格来说出在崇祯身上。

啊袁宗第张大了嘴巴,一脸的疑惑。

什什么意思刘西尧同样不解。

坐在大帐阴影里的刘芳亮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

他独自带领兵马一路从真定府打过来,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同样点头的还有李岩,他已经猜到了问题所在。

刘宗敏再次叹了口气:诸位,崇祯免全国一年赋税的事都知道吧

在场的众人同时点点头,进攻彰德府前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还记得我军的口号吗

记得,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有人直接念了出来。

实际情况呢

实际情况之前答话的刘西尧话说了一半后,立刻闭上了嘴。

李岩抬起头,大大方方的说道:实际情况是免三年田赋

在他看来,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纳粮只是幌子而已。

毕竟田赋是朝廷税收根本,想要长远发展下去,必须征收田赋。

秦皇汉武强不强唐宗宋祖时期国力盛不盛

强如他们都没能摆脱对田赋的依赖,换成大顺更不可能。

高迎祥造反时

刘宗敏点了点头,老百姓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军口号喊得震天响,做的事却与口号相差甚远。

崇祯宣布免一年赋税前,我军所到之处百姓们大多开城纳降,夹道欢迎。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顺军来了就不用纳粮了

兵源更是没有问题。除了投降的明军需要发饷外,其余百姓只需给一口吃的就行。

然后呢说好的不纳粮变成了免三年田赋,本想加入顺军建功立业,却成了送死的挡箭牌,老百姓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现在明廷对外宣称免一年田赋,之前慕名而来的百姓由毅然决然的加入顺军,开始变得犹豫起来。现在加入的百姓大多是快要饿死的流民,他们毫无战斗力。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出于兵源和民心问题,皇上决定对大名府使用围而不攻的策略。

李先生,在场的诸位,你们还有疑问吗

众人沉默,包括李岩。

这个理由虽不是无懈可击,却也十分充分。

强攻就会有伤亡,继续让百姓送死只会加速让他们失去民心。

用投降的明军风险更大,他们极有可能被重金招募,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官军。

用老营兵马

简直是自掘坟墓。

李自成轻咳一声,目光在大帐内四下里看了看。

片刻后,李自成恢复了平静的模样,他淡淡说道:诸位,围而不攻虽然是牛左辅提出来的,但也是朕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明军还是那些明军,人数越少,战力越强人数越多,越是废物

无论黄得功,还是高杰,刘良佐,只要他们敢来,大顺军就能将他们尽数歼灭

有没有信心

有诸将同时站直了身体,表情严肃。

好,朕不攻下大名府,誓不罢休

山海关。

吴三桂看着手中的调兵命令和圣旨,脸上阴晴不定。

怎么了吴兄吴三桂的谋士方光琛直接站了起来。

吴三桂没说话,而是将调令和圣旨递到他手中,脸色有些难看。

等方光琛看完之后,吴三桂才小心翼翼的问道:方兄,我该怎么办

方光琛眨了眨眼睛:吴兄难道想抗旨

吴三桂谨慎的向外面看了一眼,发现没有其他人在场后才小声回答道:也不是不能。济尔哈朗每日都会派兵骚扰,我只需派骑兵出城进行对峙,就能上疏朝廷把骑兵都留下。

然后呢方光琛嘴角带着笑意反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