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0章 畏惧和欲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陛下李邦华面色凝重,此计虽然勉强可行,但是如果失败了,大明北方将再无野战之兵

崇祯当然知道失败的后果。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李自成和大名府只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再减去行军时间,他满打满算也只有半个月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

首先。

他要想办法调来五千关宁骑兵,这些骑兵都是吴三桂的精锐,想调他们,很难

再者,急调王永吉和高第去往密云。

最后,将王永吉和黄得功同时调往宣府,与多铎决战

调兵的速度越快,留给黄得功准备的时间就越充分,胜算也就越大

将所有问题分析汇总后,崇祯淡淡一笑:李阁老你要知道,不是朕冒险行此险招,而是被建奴和李自成逼迫的。文網

他们好像商量好了一样,一个攻宣府,一个打大名府。以大明现在的兵力,保宣府就保不了大名府;保大名府就保不了宣府

既然如此,朕就兵行险着,将这两个地方都保下来

而且,太子已经暂时在南京站稳了脚跟,他是朕的底气。

崇祯从穿越那一刻就已经看开了,怕是没用的,所以他不怕死

李邦华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朝崇祯躬身施礼:陛下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臣就奉旨调兵了

好,朕说,你记崇祯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挺直了腰板。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组织明军讨伐建奴,心情有点小激动。

传旨,让王永吉高第所部兵马立刻离开驻地,前往密云。除战马,甲胄,武器,火器外,任何东西都不要带。到达密云后,高第与黄得功暗中换防。

黄得功所部兵马只携带武器和小型火器,其他中型大型火器由朝廷负责供应。

黄得功与王永吉兵合一处后,即刻启程前往居庸关随后去往宣府镇。

李邦华迅速将这些信息记在脑袋里。

至于吴三桂崇祯话说了一半,停了下来。

勤王都不积极的人,会老老实实按照旨意派兵吗

够呛

他怕调兵是假,削弱他的实力是真。

当然了。

吴三桂名义上肯定不敢抗旨,他会用各种办法拖延时间,甚至与济尔哈朗发生小规模冲突,然后上疏说山海关战事紧,短时间内无法派兵。

怎么才能让他派兵呢

崇祯一边思考着,一边用手轻轻敲击桌面。

猛地,崇祯停下了敲桌子的动作。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陷入误区了。

之前的他总是考虑吴三桂怕什么,然后从吴三桂畏惧的角度分析对方的心里和行为。

大错特错

他不应该分析吴三桂怕什么,而是应该分析吴三桂的欲望,也就是他想要什么

吴三桂想要什么

钱粮兵马

钱已经给了,粮草也供应充足,战马一时半刻买不来

唯一能满足吴三桂的只有一样东西:兵

在关外,他可以用朝廷的钱招募私兵。

在关内,这个法子不灵了。

山海关距离京师六百里,有一点风吹从动都能送进京城。

就算他有心募兵,也没那个胆子。

现在,机会来了。

想明白这些,崇祯平静的呼出一口浊气,吩咐道:传旨吴三桂,让你派遣五千关宁军去往密云,与黄得功一起征讨建奴。

李邦华抬起头,目光中满是疑惑。

就在他即将开口发问的时候,崇祯继续说道:再传一道旨意,山海关乃朝廷东门户,国之重地,让吴三桂招募一万新兵对抗建奴。传旨的同时,将用来招募新兵的安家费送过去。

还有,王永吉和高第调离蓟州期间,蓟州总兵李守鑅的五千兵马受吴三桂节制

李邦华诧异的抬起头,虽然什么话也没说,但是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愤恨和不甘。

他知道皇帝出此下策也是无奈之举。

吴三桂很重要

管严了他会投降建奴,可是任由其发展只会让朝廷越来越被动

当前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钱粮换取暂时的忠诚。

崇祯等李邦华缓过神来后才悠悠问道:李阁老,如果你是吴三桂,会不会派兵

李邦华想了想:应该会一万人的军饷可不是小数目。如果我是吴三桂,会吩咐带兵的将领尽量出工不出力,甚至顺风抢功劳,逆境第一个逃跑

那就妥了,安排圣旨吧崇祯长舒了一口气。

他不怕关宁军出工不出力,而是怕关宁军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