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应元吃饱喝足后跪地施礼:谢陛下隆恩。
平身。
外面虽然有十几万流贼围城,但此时的朱连却是罕有的平静。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守城的主心骨来了。
阎典史,流贼大军围城,朕把京师交给你,你有把握守住吗
此言一出吓得阎应元差点把刚吃下的饭吐出来。
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皇上没事吧
先不提阎应元有没有本事管理京营,但就他的身份来讲,京营的士兵们都不会服他
陛下不妥,臣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受之有愧。且京师乃大明根本,臣是九品小吏,担不起这份重任。
如果陛下想重用臣,请让臣在城头上据守几日,臣一定不辱使命。
朱连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心中甚是满意。
阎应元有血性,有骨气
他只想凭本事用功劳升官,而不是靠任命。
这样吧,朱连片刻间做好了安排,西便门的守将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王国兴,你去他那守城。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作为文官,朕不希望你用身体守城。京师百万民众,不缺你一个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朕希望你站在将领的角度上,用策略、用脑子守城。
流贼攻城的方法你应该有所耳闻,仔细想想如何应对。想好了试一试,管用的话写下来朕会让其他城门的守将效仿。
如此,京师可守
阎应元认认真真的听着崇祯的教诲,不时的点头在心網
等崇祯说完话他先是站在原地思考片刻,谨慎的问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请陛下示下。
讲。
阎应元深施一礼:孙子兵法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流贼大军围城,可有针对敌军的攻心之计
朱连愣了下,藏在脑袋里的疙瘩终于被人解开。
自穿越以来,他做了那么多事,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
思来想去也没有头绪。
今天被阎应元一语点破。
攻心
以前他只顾着团结军民,忽视了对敌军的心理战。
朱连忍不住问道:读过兵法
略知一二。
嗯,你倒是提醒了朕。
王承恩
臣在
准备一些白布,宽有两丈,越长越好明日挂在城墙之上
王承恩双膝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皇上这是想干什么
挂白布可是投降的意思
好不容杀了那么多人,做了那么多事,不会真的投降吧
阎应元嘴角也是一阵抽搐。
他不来还好,来到之后皇上竟然要投降
旋即,他明白了崇祯的意思。
见崇祯盯着他看,阎应元躬身施礼:陛下,是要在白布上写字吗
对,你觉得写什么字比较合适
阎应元想了想。
攻心无非是动摇敌军的军心。
李自成的兵马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投降李自成的西北边军,这些人颇受李自成器重,是精锐也是他的嫡系。此次北伐的约有七四成步兵,六成骑兵。
第二部分是沿途投降的明军,这部分人战力参差不齐,但好歹是正规军,稍加休整也算是精锐。
第三部分是灾民,逃亡的百姓。灾民们往往是拖家带口跟着李自成,虽然数量巨大,但很大一部分是妇女、儿童以及老人,战斗力可想而知。
想动摇第一部分的军心比较难,他们本是西北边军,由于朝廷将大部分军饷都给了辽东,导致他们缺饷十分严重,早已没了为国效力的心。投降李自成后,李自成没有亏待他们,他们对李自成也是忠心耿耿。
第三部分不用考虑,那些灾民都是见风使舵的乌合之众,没了主力他们自己就散了。
关键是第二部分,这些人投降后待遇并没有提高多少,而且李自成对他们也不是十分信任。
思考良久后,阎应元悠悠说道:陛下,臣以为在白布上写这几个字比较合适。
投降者免罪,官复原职粮饷充足,不欠军饷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连没有任何犹豫的点点头,就按阎典史的方法办,记住,明日太阳升起前,这些白布要在城头挂好,谁慢了朕就治谁的罪
对了,阎典史是直隶通州人,在京师没有住处,给他找个住的地方。
不等王承恩说话,阎应元急忙说道:陛下让臣守西便门,那西便门就是臣的住处,不劳费心了。
朱连满意的点点头,像是看宝贝似的盯着阎应元的脸,
退下吧,朕还有别的事。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