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跟着汉武帝去了椒房殿。
后宫内来去自如,汉武帝格外恩宠。
待汉武帝落座后,便有婢女过来斟茶倒水,汉武帝示意卫宁在他身旁落座,然后挥手让婢女离去。
你今天对戴德说的这番话极好。
卫宁叹息道:想法是美好的,能实施到什么程度难说。
汉武帝眯着眼,道:说说看。
卫宁道:教育非一朝一夕的事,像戴德这样纯粹的儒家君子又有几个啊。
他愿意去教书,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去教书。
替朝廷教书没有多少利益可言,那些寒窗苦读数十载的人,谁不想立志成为朝廷的一员,让他们委身去教化百姓,他们怕不愿意。
师资力量依旧会短缺。
沧海桑田,时间轮替,人类从杂乱无序不知礼义廉耻的奴隶社会进入到文明程度颇高的封建社会其实也没有多久。
无论是礼仪、知识、规矩、廉耻、伦理、道德等等所有思想,都是靠着各家学说不断去教化,才会形成现在的社会面貌。
但因为国家穷,百姓们的第一需求不会是教育,他们依旧在为温饱挣扎。
这是人类文明的原始本能。
没有人在贫穷的情况下会选择去读书,因为这是无意义的,大多数普通人家丁男宁愿多种点地,让家人过的好一点,吃上一顿温暖的饭。
读书有什么用啊?
可人类如果不读书,那社会进化就会停滞,人们就不会形成自主意识,去思考,去反哺国家。
现在整个国家随手一抓,十个人大概有九个半都不认识字,更别提让他们去学习更高的理论知识。
汉武帝听着卫宁的考量,深以为然的点头。
确实有些难。
但不能因为有些难就不去做,你的目标是崇高的,这很好。
不着急,你不是说了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间还多,我们只要做好先驱者,把框架铺了出去,未来人类繁衍都会按照我们的脚步去走。
卫宁叹息道:可是一场天灾,一次战乱,会摧毁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所有东西。
汉武帝微笑道: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去想以后,不是太不切实际了吗?
师资力量缺失,那就以利诱之。
卫宁问道:什么利?
汉武帝道:伱不是说过了嘛?考试。
啊?
汉武帝道:朕一直在思考你此前给朕的意见,国家以考试录取人才官吏。
用这种办法,去倒逼着他们去读书,让他们知道,读书有希望为官,这就是利。
卫宁道:那岂不是更缺少师资力量?
汉武帝微笑道:可是考试并不一定就全部录取啊,会淘汰很多很多人,这些人就能反哺去做老师。
他们的钱哪里来?他们的利哪里来呢?
让百姓们花钱去上学吗?
汉武帝道:发展到后期一定会如此。
那还是一场不公平的较量,依旧是有钱人掌握社会资源。
汉武帝道:可我们没办法去做到绝对公平,如果绝对公平了,百姓们奋斗还有什么意义?这只会让他们更加退化。
想要做人上人,自己要自强的,朝廷鞭策不了他们,你不行,朕也不行。
小子,朕知道你为大汉好,为百姓好,但你不要总想着凡事都公平,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的事。
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朕也看到了你宏伟的目标。
学而优则仕,你这叫什么?仕而优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