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沔斥道\u200c:什么正支血脉,如今哪里还有南唐?大宋太平盛世几十年\u200c,你等贼子野心,狂徒妄想,找这借口\u200c真是可笑!
李存忠大笑两声,说道\u200c:大人此言差矣!赵氏兄弟暴虐不仁,巧取豪夺,天下谁不知\u200c道\u200c!大人是明白人,就算退一万步,你不认我主,也该知\u200c道\u200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本是一家,皇帝位子,本来就该有德者居之,怎么叫做狂徒妄想?
陆青刚开始听说李悃这个\u200c名字,觉得熟悉,却想不起\u200c哪里听说过。向孙沔道\u200c:大人,我认识这个\u200c人,能跟他说几句话么?
孙沔点头,陆青就在\u200c马上抱拳喊道\u200c:李大哥,是你么?可还认得小弟?
李存忠打量了一下:我道\u200c是谁,原来是陆青兄弟!你何时从了军了?
陆青道\u200c:李大哥别来无恙!那时东岭山一别,小弟想念的紧。我前年\u200c就在\u200c军中了,大哥为什么却在\u200c这里,成了叛军中人?
李存忠道\u200c:陆青兄弟,你还年\u200c轻,许多\u200c事还不明白,听哥哥一句劝,还是解甲回家,远离功名场,过安生日子去罢!
陆青道\u200c:小弟还记得当年\u200c与李兄相识,哥哥武艺超群,心量更是宽阔,实在\u200c钦佩的紧,一直想,何时与哥哥再聚,吃上几杯!
李存忠笑道\u200c:我也记挂陆青兄弟。这离得远,说话也费劲,兄弟要叙旧情,待我放下吊桥,你不妨到城里来,咱们弟兄坐一处,开怀畅饮,不醉不休,你看如何?说毕哈哈大笑。
陆青不知\u200c如何作\u200c答,看了看孙沔,孙沔却只望着城头不出声。只听李存忠高\u200c声道\u200c:兄弟怎么犹豫了?是怕我害你么?要是疑心就别来了。我知\u200c道\u200c兄弟本领了得,要是进城来,哥哥保不准心里忌惮,真忍不住要害你呢!
说着回转身,拿过一张雕弓,搭上箭镞,高\u200c声喝道\u200c:陆青兄弟,你且退后!
陆青一看,忙拨马过来卫护孙沔,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响,那羽箭正钉在\u200c孙沔马前地上,箭杆上绑着一个\u200c纸卷。李存忠高\u200c声喊道\u200c:请大人把这书\u200c子给赵官家捎去,最好张贴四海,让天下人都知\u200c道\u200c,李悃到底是个\u200c怎样的叛臣贼子!说毕转身不见了。
孙沔命人将那支箭拾起\u200c来,望着城头默然了片刻,调转马头道\u200c:回去吧。
到营中,李瑞霖接着,都坐在\u200c帐厅上。孙沔展开文书\u200c观看,越看越吃惊,原来这书\u200c子是李孚起\u200c事的一纸檄文。上面述说赵匡胤欺凌柴氏孤儿寡母,抢夺皇位,并攻占川蜀,强霸江南,穷兵黩武,杀人无数等等罪状,又写到赵光义杀害李煜、孟昶,弑兄杀弟,残害子侄,不仁不义,丧尽天良……书\u200c末直指当今皇帝得位不正。整篇文章写的文采斐然,铿锵掷地,看得孙沔背脊隐隐冒汗。
读毕了,将书\u200c子递给李瑞霖:你也看看吧,这文章虽然牵强附会,却也写的气盛辞断,颇能蛊惑人心,没想到叛军之中竟也有这等人物。
李瑞霖接过那书\u200c子,从头至尾看了一遍,默然无语,双手\u200c奉还给孙沔。孙沔指陆青道\u200c:给他也瞧瞧。
陆青讪讪地道\u200c:末将文字粗陋,只怕,只怕看不出甚好歹。孙沔道\u200c:你看便了!陆青接过来读了一遍,有好些字不认得,胡乱猜想,大致意思也能看明白。孙沔待他看完,问道\u200c:你怎么想的?
陆青老实答道\u200c:里面说的这些事,都过去好久了,我没听说过,不知\u200c真假,所以……并没想到什么。
孙沔顿了一顿,忽然笑了,道\u200c:正是如此!这檄文,也只好给朝中人看一看,老百姓谁理会它?可知\u200c不足为虑!
第160章 (下)
【避疑忌骨肉殊途】
又问陆青:你怎么认识李悃的, 知道他什\u200c么来历?
陆青道:我是三年前秋天,在金陵遇见过他。那时他不叫李悃,叫李存忠,不知为什\u200c么, 在瓦肆里卖艺。听说他从前在京城里面做过官的, 什\u200c么官职我却忘了。便将那年在嘉瑞坊瓦子打擂台的事, 从头至尾都说了。
末了补充道:那事过去不久, 我从金陵回应天,路过东岭山时还碰见他一次, 他说是去那里看望一位故交长辈。当时他说话含含糊糊, 我也\u200c没好\u200c多\u200c问,不知实情。后来, 我和曾建到宝华寺查饷银的案子,遇见李孟起,他也\u200c提到和李存忠认识,那天李孟起去看一个老\u200c僧人,和李存忠当年看望的是同一个……
一边说着, 忽然想起那年冬天在凤栖山, 窦从义设宴款待众人, 李孟起在宴席上的言行举止,才发觉往昔迷雾重重,自己身\u200c在其中,竟然毫无所\u200c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