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二道:城里总共加起来,大约有三千兵马。汪统领帐下有三位将官,分别叫作\u200c汪岐、牛广赟、陈智勇。别的小人就\u200c不知\u200c道了。
蒋铭沉吟了一会儿,说:董二官,你认识人多,可知\u200c城里有才学的先生,给我寻一个来。银子我按月付他,若做的好,等我上报就\u200c把他参个吏丞,也\u200c是容易的事。
董二笑答道:这\u200c里做生意\u200c的多,有才学的先生却不愿来,所以难找。不过……望了望蒋铭,顿一顿,说:小的有个嫡亲侄儿,名叫董新,字新民,今年\u200c三十二岁,在衙后小学馆训蒙,要是老爷一时找不着合适的,叫他来伺候些笔墨倒可以。原先刘老爷忙时也\u200c曾找他。
蒋铭道:那行!改日你叫他来我看看。说毕,打发\u200c董二去了。
吃毕了饭,蒋铭同李劲换了便服,两\u200c人往城里走了走。见这\u200c石州城不大,却也\u200c五脏俱全,百业俱兴。溜达了两\u200c条主街,在茶铺里坐了坐,晚些回来。一问,汪殿成\u200c仍没露面。
李劲奇道:这\u200c是成\u200c了例了?想着还跟刘爷在时一样\u200c,把咱不放在眼里了。
蒋铭冷笑道:毛病都是惯出来的,这\u200c便是刘彦辉的不是!这\u200c汪统领是等我先去拜他呢,就\u200c此好给咱们立规矩。
李劲笑道:二爷要是去了,恐怕以后就\u200c要被他辖制了。蒋铭也\u200c笑了:先不理他,且看他挨到\u200c什么时候。当晚歇息不提。
次日一早起来,和李劲一块骑马往城外去,路上远远望见一队军士,簇拥着一个将官往西郭门校场方向去了。李劲道:该是点卯时辰,做统领也\u200c够忙的。蒋铭道:在其位谋其事,干什么是容易的!
俩人出了城,向北绕城转了一圈,见这\u200c座州城四面环山,周围山势不比南方险峻,却是连绵不绝,气势恢宏。此时已是七月末,天高云淡,草木枯黄,秋风飒飒。蒋铭勒住了马,笑说道:这\u200c地方不错!三年\u200c在此渡过,岂不爽哉!李劲笑应:这\u200c里风土粗犷,正是好男子待的地方!
蒋铭望着远方出神,自语道:也\u200c不知\u200c云姑娘什么时候能到\u200c,现在动身了没。问李劲:你说,她会来不?
李劲笑道:会!上次我去送信,把那个磨喝乐拿出来,他们看了都笑,我听\u200c桂枝说连太公都笑了呢。所以云姑娘必定来的!蒋铭呵呵笑了。
回到\u200c衙门,只见七八个差役在厅口聚着,交头接耳,见俩人走来,忙都肃立了。一个班头过来参见,原来昨日董二通知\u200c班头,说新老爷来了,众人都来当班了。
蒋铭略问了问,吩咐从后日开始按例升衙理事,便打发\u200c散去了。
吃毕早饭,命人把带的一箧书抬进卧房,自己一册册取将出来,往架上摆放。忽然军校来报:汪统领来了,正在门前下马。蒋铭停了一下,吩咐:先请到\u200c厅上待茶,说我就\u200c来,将书全部放好,这\u200c才换了公服,走来前厅。
果见一个武官在厅上坐着,生得膀大腰粗身材,圆盘子脸,浓眉大眼,络腮胡子。厅下还站着一个副将。
蒋铭走来相见,二人平叙了礼。汪殿成\u200c呵呵笑道:昨儿正是例行操练的日子,下官有失迎迓,得罪大人了。
蒋铭淡淡一笑:统领军务繁忙,自然公事为\u200c重,时日还长何须过谦。各自落座,军校奉茶上来。
且说那汪殿成\u200c的心思,等着蒋铭先去见他。一早点完卯回到\u200c下处,左等右等不来,正自烦恼。只见账下副将陈智勇来见,说道:末将听\u200c说,新制使已经到\u200c了,统领还没见么?
汪殿成\u200c哼笑了一声:昨儿晌午就\u200c到\u200c了。听\u200c说是个年\u200c轻小白\u200c脸,今春恩科才中的,以为\u200c自己官阶比我高半级,就\u200c要摆谱,这\u200c会儿还没见影,想是等我去拜他哩。
陈智勇陪笑道:读书人死心眼儿,这\u200c么想也\u200c是常情。他新做官,年\u200c纪又小,如\u200c何晓得咱们这\u200c里的事?若依末将的愚见,您大人大量,倒不必与他计较。只恐文职心量窄小,顶对起来,总是不美,万一呈报上做些手脚,有碍统领前程,岂不因小失大了?
这\u200c陈智勇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汪殿成\u200c一向听\u200c他的,便想了想:你说的也\u200c是。莫若哄哄他,只要别插手老子事务,凭他怎样\u200c罢了。这\u200c才带着智勇一起来了。
却说蒋汪二人厅上说话\u200c。汪殿成\u200c笑道:大人昨儿来,到\u200c街上逛逛没?这\u200c地方虽然边镇,自下官来,也\u200c有些热闹可瞧。蒋铭道:傍晚出去走了走,两\u200c条街许多商铺,确是人气兴旺,比我以前想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