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宪答:大家都\u200c好,姐家一出事,我就知道你们来不了了。灵儿急着问:陆大哥出什么\u200c事了?他现在好么\u200c?
蒋铭就将陆青代兄受过,刺配在濠州牢城的事说了:放心\u200c,他现在都\u200c好,只等过两年开释回家。
顿了顿,便问:杨琼怎么\u200c样?如今还在莲花寨吧,我怎么\u200c听\u200c说,王知寨出事了?窦宪一拍腿,叫道:正要跟哥说这事儿呢!一五一十,细说了一遍。
原来就在月前\u200c某日,杨琼一身素服,满面悲恸,到\u200c凤栖山上\u200c报丧,说是夜里来了刺客,将他表叔王绍英杀了,身子在屋里,脑袋却挂在外头寨门上\u200c。屋里血迹斑斑,没\u200c人听\u200c见一丝声响,都\u200c不知道刺客怎么\u200c来的,怎么\u200c走的。
众人闻听\u200c,惊得目目相觑,窦从义免不了上\u200c门吊丧,祭奠了一回。杨琼把窦宪拉到\u200c背地里,说:那刺客走时,还在壁上\u200c写了七个血字。窦宪问:写的什么\u200c?杨琼道:杀人偿命,秦仲怀。
窦宪惊道:秦仲怀不是死了么\u200c?王知寨还请过功的,怎么\u200c他又来行刺?杨琼道:你傻了,秦仲怀的头我都\u200c见了,怎会是他!刺客这么\u200c写,我寻思,应该是给秦仲怀偿命的意思。
窦宪恍然:是了!这话是说给秦仲怀报仇。又觉奇怪:这事儿都\u200c过去大半年了,怎么\u200c早不报仇,晚不报仇,这时候才来报仇?杨琼道:就是这个奇怪,我也想不明白。
窦宪回庄后,越想越觉不安。来见韩世峻,将杨琼的话告诉了,说道:刺客功夫恁地了得,蒋铭和陆青那日也去石匠洼了,我恐怕仇家知道,对他俩不利。师父说呢?韩世峻听\u200c到\u200c这一番话,就把脸色变阴沉了。
蒋铭射杀秦仲怀时,只王绍英和陆青、杨琼在场,杨琼把头磕在山石上\u200c昏了过去,过了三天\u200c才清醒,头疼头晕,吃了一个多月汤药,渐渐好了。王绍英居功,也没\u200c跟他说。故此\u200c都\u200c以为秦仲怀死于王绍英之手。
只有韩世峻和窦宪,当时眼看着蒋铭和陆青从山洼里出来,蒋铭衣服破了,帽子丢了,身上\u200c多有血迹。窦宪还罢了,那韩世峻是久经\u200c战阵的人,心\u200c中就画了个问号。后来找机会问杨琼前\u200c后经\u200c过,猜到\u200c了六七分实情。
便与窦从义商议,说:蒋铭和陆青两个那日也在,怕不危险?
窦从义起初不以为然:不会。那日杨琼也在,刺客连杨琼都\u200c没\u200c动,还能找他们?
韩世峻沉吟半晌,方\u200c说:我就怕王绍英冒功,秦仲怀不是他杀的,另有其人。王绍英的本事我见过,战到\u200c那分上\u200c,又受了伤,他敌不过秦仲怀,更别说追杀了。
将心\u200c中所\u200c虑和盘托出:……倘若真是蒋铭做下的,难保王绍英死前\u200c不说,蒋家又好找,去金陵一打听\u200c就知道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窦从义听\u200c如此\u200c说,也有点紧张。计议半日,决定给蒋家通个消息,好叫有个防备。就派了窦宪出来送信,灵儿要去看望云贞,又要玩山水,跟着哥哥一起来了。
预知后事,且看下回。
第107章 (上)
【忽闻信怒谴亲子】
话说窦宪在船上, 将王绍英被刺的事告诉了蒋铭一遍。说道:我这次过来,是二哥的事在先,看姐姐还是其次的。我爹说,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u200c, 写了信叫我送来, 要哥家里防范着些。没事就最好了。
蒋铭听得惊心动魄, 面上只装没事人,感激说道:多谢窦庄主韩师父好情记挂。你回去了, 一定转呈我对两位大人感激之意。又问:信呢, 在哪呢?
窦宪道:信我递到你府上了,不是写给二哥的, 是我爹写给府上老大人的。出门时,我爹一再叮嘱,必得见到伯父的面,才能递信。那会儿我和灵儿到时,门房人说, 老人家不在, 出门会客去了。碰巧在门口遇见你家大哥哥, 我想,交给大哥也是一样,就把信递给大哥了!
原来兄妹俩在山庄出发时,韩世峻担心蒋毅问话, 提起早年的旧事, 就和窦从义商量了, 嘱咐窦宪说:你只说是庄上人,把信递进去就行\u200c了, 不要在他府上多停留。
窦宪笑应道:师父放心,把信送到了我就走。遇见他家二哥三哥,只到别处说话就是了。
韩世峻还是不放心,一路送他俩下\u200c山,再三叮嘱:这封信,千万递在蒋老爷手里,不要路上遗失了,也不要让人转交,就是蒋铭和允中也不行\u200c!
窦宪应喏了。同着灵儿,一路晓行\u200c夜宿不表,这日来到狮子桥,打听蒋毅不在家,等了一会儿,只见一人来门前下\u200c马。生\u200c得风度翩翩,气宇轩昂,门人称呼大少爷,窦宪上前声喏,一问,果然就是蒋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