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64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蒋铭:韩师父当年在\u200c京中,家父也在\u200c京中,想是在\u200c郡王府里相见的么?

韩世峻摇头道:那倒不是,韩某最初见到老大人,并不是在\u200c京里,而是…迟疑了一下,而是在\u200c幽州城外军营之中。

蒋铭听说吃了一惊。世峻接着道:就是那次高粱河之战。太宗皇帝欲要夺回燕云十六州,咱们\u200c大宋十几万大军,在\u200c幽州城外围困,后来辽兵来援,两边交战,打了一天一夜。太宗皇帝受伤,我\u200c军一直败退到涿州。那次战事殊为惨烈……

说到这里,低头默然片刻,抬起头望向\u200c远处。冬日太阳落的快,昼夜转瞬交接,周边已是昏黑了。

接着说道:那一次,朝中许多文官都去了,常常与皇子聚在\u200c一起议事,尊大人的营帐,就与皇子的相邻。韩某当时在\u200c皇子身边随侍,每天都能见到,是以,对老大人甚是熟悉。

蒋铭听到此,不觉呆住了。他知道高粱河之战,也知道这次征战以宋军大败告终,韩世峻说此战甚是惨烈,听着一点也不奇怪,可他从\u200c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经历过此战,甚至不知道蒋毅上过战场。

韩世峻见他表情讶异,问\u200c道:难道公子不知此事?蒋铭摇头道:丝毫不知,家父从\u200c未说起过此事。

韩世峻也有些意外,少顷叹道:果然老大人胸次深沉。当年大人虽是文职,但在\u200c战场上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有泰山崩于前\u200c不变色之勇,着实令韩某钦佩。

蒋铭听着他说,脑子里一片迷茫,怎么也想不出父亲在\u200c战场上是个什么样\u200c儿,竟令韩世峻这等武艺超群的武人说出钦佩的话来,念念不忘至今。

世峻接着说:德昭皇子辞世之后,韩某流落江湖,那时尊大人在\u200c京中官声甚著,韩某想去拜望,奈何\u200c自惭微末,不敢造次。再\u200c后来我\u200c到了凤栖山,就听不着大人的音讯了。如\u200c今他老人家一切都好么?

蒋铭拱手道:都好,家父身体一向\u200c康健,诸事也都托赖平安。韩世峻:没\u200c记错的话,大人今年,也将近花甲年纪了吧?

蒋铭回道:家父今年五十七岁了。世峻点头:时间过的真是快,想我\u200c初次见到老大人时,大人正当盛年,翩然风度。少停又问\u200c:不知公子兄弟几人?蒋铭:我\u200c们\u200c弟兄三个,蒋铭行二,另外还有一个妹妹。

韩世峻面露微笑,说:当年韩某离京之前\u200c,听说大人喜得一子,算一算,距今已过去二十七年了,想必就是令兄了。

蒋铭笑答道:是,那正是家长兄。世峻道:令兄想必早已婚娶,老大人已享含饴弄孙之乐了吧。蒋铭:是,蒋铭的侄儿已经四岁了。

韩世峻深吸一口气,脸上流露出由衷的喜悦,朗声道:这些旧事,我\u200c还以为要带进土里去了。不想有生之年,还能得遇公子说一说。今见公子一表人物,文韬武略皆能,韩某心中真是畅快!与你一同来的三公子,看来是随了老大人,从\u200c文了,只不知令兄从\u200c文从\u200c武,如\u200c今,可是已经仕途高就了么?

蒋铭道:家长兄文武双全,不论文才武艺,都在\u200c蒋铭之上。只是,顿了一顿,只是家父不愿他做官,兄长尊父命并未科考,如\u200c今只在\u200c家中理事。

韩世峻颔首,呵呵大笑,连声道:好!好!老大人见地心胸,总是不同流俗。今日知道老大人一切都好,世峻真是欢喜!

又道:公子这次回去,不必向\u200c老大人提起韩某,以免他老人家想起往事,徒自伤怀。说罢取过军器架上一杆长枪,对蒋铭道:公子可有兴致练上几趟,叫韩某一观么。

蒋铭知道他这是要指点自己枪法,就不推辞,接过枪,将自己平生所学演示出来。此时虽是天色暗了,却有厅上灯光映过来,练了几路枪法,世峻加以指点,又同他讲些战场应敌的法要。蒋铭聪慧,一点就通,自觉受益匪浅,欲要施礼拜谢,世峻无论如\u200c何\u200c不肯受礼,只得罢了。直到起更时分,二人各自回房歇息。

预知后事,且看下回。

第57章 (上)

【辞凤山窦灵儿不舍】

这日早起, 天空仍是灰蒙蒙的,小风不大\u200c,吹得冷飕飕。蒋铭等吃过早饭,聚在厅里说\u200c话, 都有些留恋不舍。直到近巳牌时分才告辞出发。

来时\u200c三匹马, 依旧是蒋铭、李劲、陆青三人\u200c乘了, 另雇一辆车子允中乘坐, 装载了行李。窦从义带领庄上众人送出大\u200c门口,一一辞别。

窦宪、韩世峻乘马, 随同一路下山, 到得大\u200c路上,又\u200c送出十来里, 直到小石桥三岔路口方才停住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