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阁老还不接旨。老太监看着脸露惊慌的丁绍轼,冷冷说道。
丁绍轼强自镇定,抬起头来,一字一顿道:老夫忠心为国,扶忧社稷,皇上为何要置老臣于死地?
老太监冷哼一声,阴阳怪气道:这个咱家就不知道了,咱家只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丁绍轼,这圣旨,你接是不接?
丁绍轼的心在滴血,从青石板上缓缓立起,语气变得冷漠起来,道: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丁绍轼无罪无恶,皇上岂会无故置老臣于死?
老太监见他不愿接旨,厉声喝道:丁绍轼,难道你敢抗旨吗?
丁绍轼老脸由青转红,怒道:这不是皇上的意思,这一定是魏阉矫诏欺君,请恕我不能奉诏。
老太监嘴角牵出一丝不屑,道:忤逆了九千岁,就算是王公大臣也要死。前些日子你在魏公公面前不是很威风吗,今日我看你能猖狂到哪去?说罢,将手一挥,他身后就转出一人,劈手将小太监托着的那个小瓷瓶抄起,一步步朝着丁绍轼走去。
丁绍轼见这人脸容十分阴鸷,不禁喝道:你是谁?想要干什么?
这人并未答话,他身后的老太监反而冷笑起来,道:崔部堂早猜到你不肯奉诏,所以请了花旗社护法李夜寻前来,今日你不想死也要死,休想有命活着离开!
丁绍轼的家丁郁怒不已,对他们来说,老爷的命就是他们的命,何况这是魏忠贤矫诏所为,纷纷嘴中斥骂,护在了丁绍轼身前。他们之中不乏懂得武艺之人,有几人便冲了出来,朝着李夜寻打去,并大声叫道:老爷快走,这里交给我们。
李夜寻欺身抢上,攻入那些家丁结成的阵圈当中,身影腾挪跃动,只听得惨叫之声不迭于耳,这些家丁纷纷被打得受创扑跌,竟无人能够挡住他的去路。
李夜寻一个闪身冲到丁绍轼身前,右手一把揪住他的衣领,一双阴冷的双眸死死地盯着他不放。
丁绍轼被这有如索命恶鬼般的眼神盯住,只感到全身阵阵寒意泛起,不禁啜嚅道:你……你想怎么样?
李夜寻嘴角牵出一丝冷笑,道:要你的命!说完,右手探上,一把捏住他的下颌,同时左手将小瓷瓶举起,拧掉瓶盖,将瓶中毒酒往他喉咙里倒去。
丁绍轼欲要反抗,可下颌传来的剧痛让他浑身乏力,难以挣扎,只能任由这股毒酒从自己的咽喉注入。
李夜寻丢掉瓷瓶,运劲在他咽喉处一拍,然后飘身而退,冷冷地看着他。
丁绍轼毒酒入喉,因为被呛着的缘故,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可很快就变成双手抚着腹部,慢慢地往地上瘫倒下去,嘴里咳出的也不再是浑浊的涎液,而是黑色的血水。
丁绍轼双目血红,脸色狰狞扭曲,伸手一指李夜寻,道:你……你……话未说完,全身一阵痉挛,噗通一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老太监见他已死,油然笑道:差事既已完成,咱家可以回宫覆命了。对着李夜寻一拱手道,多亏了李护法,不然此事还真有点棘手。
李夜寻淡淡一笑,摆手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如此,咱家就先行告辞了!老太监客气了一句,径自带着小太监去了。
李夜寻待他走后,亦施施然出了丁家大宅,出门后朝着一条小巷走去,来到巷中停着的一顶道:事情办完了。
轿中传出一把轻柔的声音,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忍,道:丁绍轼可是死了?
李夜寻道:那是自然,我出手了,他还能活吗?
轿中之人闻言默不作声,半晌后方叹道:魏公公何须如此,将他赶出京师不就行了……
李夜寻笑道:此人当众顶撞九千岁,魏公公岂能容他活命。随即话头一转道,大小姐何以生出菩萨心肠,这可不太像由你口中说出的话?
轿中之人闻言一声轻叹,缓缓道:怎么,在你眼中,我就是一个狠绝毒辣的人?
李夜寻嘿嘿一笑,道:大小姐何必自谦,当年若不是你使计帮魏公公驱逐东林辅,魏公公焉能尽掌权柄?若不是东林那伙臣子倒台,我们花旗社又岂能有今日之荣光?
轿中人苦笑,道:看来你果然是很了解我。
李夜寻一脸坏笑,道:我不仅了解你,如今心甘情愿供你驱驰,难道你感受不到吗?
轿中人轻叱道:你少贫了,得你妖帅的青睐,我可无福消受。
李夜寻哈哈大笑,不再答话,挥手命人抬,三人一轿很快便消失在小巷深处。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