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耶!只有这个时候的安向北,才像一个孩子。
当天夜里,安以南拿了一包鸡蛋糕,去了大队长家。
她先敲了敲院门,陈婶听到后,拍了虎子一下,你天仙姐姐来了。
在这泉水村里,村民一进门,大嗓门一喊,啥时候会敲门呀。
知青那边来的就少了,也就南南经常来,现在听到敲门声,就知道来人是谁。
虎子先跑出屋,天仙姐姐,真的是你。
安以南走进院子,笑着问虎子,吃饭了吗?
吃了吃了,今天我奶给我煮了一个鸡蛋,可好吃了。虎子高兴极了,平时别说鸡蛋了,就连个鸡蛋皮都看不到。
两个人聊着天,就进了屋。
南南,坐炕上来。陈婶子在煤油灯下缝着衣服。
安以南入乡随俗,盘腿坐在了炕上,李婶,我想打听个事儿。
啥事儿?你直接说。陈婶放下手上的衣服。
明年开春,我想让北北去读书,需要办什么手续?
陈婶一拍手,嗨,我还当什么事儿呢!
明年开春虎子也去学校,让我家你叔开个证明和介绍信就行。
陈婶想了想,小声说道,知青办那边有信儿,向北和村里孩子一样,就是没有口粮。
安以南这才放下心来,她是以知青身份下乡,户口已经迁到了泉水村,北北的户口却在城里,也有城里的口粮,她走之前把粮本给了干娘。
这次来就是怕户口的原因,让北北不容易上学,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
那还得麻烦叔给开证明,明年北北和虎子一起去。安以南客气道。
陈婶就喜欢听安知青说话,说话好听,给她办事心里都敞亮。
安以南想起下午的事情,又问了问,陈婶,刘大娘您知道吗?
陈婶笑容凝固了下,叹了一口气,刘大娘是个可怜人,夫妻俩就生了一个儿子,高中毕业说什么都要去当兵。
以前几年都好好的,去年县革委会和部队来人,说是执行任务牺牲了,老刘本就病得下不来炕,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活过三天就没了。
从那以后,刘大娘很少出院子,只有抢收的时候,才会出来赚工分,平时就窝在院子里,见到谁也不说话,村里人也不去那边。
安以南听到这,也大概知道刘大娘帮自己的原因。
刘大娘住哪里?安以南问道。
不管怎么样,刘大娘都帮了自己,这份帮助她记在心,将来能伸手的时候,自然会帮一把。
从村里的道往西走,最后一户就是了,你怎么问起刘大娘了?村里没人讨论刘大娘,按理说知青那边更没人知道。
安以南把今天的事情说了说,多余的话一句没说。
那二狗子你可躲着点,卢家的更是个泼皮,你一个姑娘家的还是要注意着点。陈婶子嘱咐了两句,多了她也没法说。
我晓得,北北上学的事儿安置了,我这也放心了,那我先回了。安以南笑着点了点头,抬腿就下炕走了。
送走安以南,陈婶进屋后,才发现柜上还有东西,一拍大腿,嗨,这个南南,太外道了。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