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87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所谓捉奸捉双,拿贼拿赃。

杜预活捉了太平道马神仙,还杀了太平道玄剑道人,还有扬州无数人证,可做证明——是太平道先动手的。

太平道居然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号,偷偷暗中收集冤魂?

此事一旦传出,必将震动天下。

连皇家都无法再为太平道遮掩。

黄劭又是赞叹,又是担忧:此事,甚好。本府正好借此机会,以查案为名,整顿剪除太平道势力。只是此次太平道吃了大亏,只怕不会放过你。

杜预淡淡道:多谢大人关怀。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老大人只要借此东风,狠狠剪除太平道在扬州的势力,让扬州百姓有一丝喘/息之机,让他们不至于肆意吮/吸民脂民膏。就足让学生欣慰了。

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天空云层之中,九霄之上,回荡声声。

杜预充塞胸中的浩然正气,流溢其闻,元气淋漓,词气滂沛,笔力遒劲,格凋沉雄!

扬州之上,全是这句话。

扬州百姓,纷纷泪流满面,跪倒在地,心悦诚服,拜服在杜预之下。

杜案首!

为了揭发妖道,打击邪祟,杜案首甘愿为我扬州生民,得罪太平道和朝廷!

我读书人,佩服无地。

黄劭身体猛然一颤,难以置信看着杜预。

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若有所思,低头沉吟,眉头越皱越紧,眼眶一红,表情也严肃起来。

王异已经被震惊的不知道多少次,听到这里,反而淡定许多。

杜预这种随口冒出、震铄古今、浩塞天地的诗词,简直不要太多。

但这一次,文渊阁还是被震动了!

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句,镇国。

当列下月圣刊,卷首语!

所谓圣刊卷首语,便是一个月天下最激昂之文字、最壮烈之情怀,选出一句话,列在圣刊首页上。

甚至,圣刊还要为此写一个编者按,请封圣的圣人进行点评和评论。

如此隆重的礼遇,自然绝非一般人能得到。

圣刊也未必月月都有卷首语,一年能有一期,已经不俗。

但杜预这句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却被文渊阁评为一句镇国,特殊奖励为卷首语。

奖励,自然也超过一般圣刊文章。

王异叹了口气。

她已经不奢望,弟弟王伦能在书山,击败杜预。

哪怕王伦拥有杜预不知道的诸多秘宝,乃至家族倾尽全力打造的各种计划。

任何寒门士子,都无法击败琅琊王家的嫡子。

但杜预,不光不是寒门,王异觉得他甚至不是人。

这种随便一张嘴,就给你诗成镇国,你怎么破?

不光是扬州,杜预这句镇国,快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一气呵成,俨然大河奔流,滔滔东去,气势雄浑、意蕴雄威!

读之,令人发自灵魂战栗。

不光百姓、读书人,连不少官员听到,都泪流满面。

不光扬州如此,连东吴、南越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人人沉默,赞叹杜预为扬州百姓、百万生民张目,不惜得罪朝廷、权贵乃至仙门。

不少吴越百姓,都为之倾倒。

杜案首,气所磅礴,凛烈万古!

杜案首,其心如日月,生死安足论?

家有诤子,不亡其家,国有铮臣,不亡其国。

我国,怎么没有杜案首这等襟怀正气,柱天维地的高大之人?

此句,既浑灏苍古,又顿挫扬抑,回肠荡气!

数国之读书人,纷纷慷慨悲歌,书写下杜预这句,挂在书堂上,予以自勉。

黄劭盯着杜预看了半晌,终于吐出一口浊气。

好一个杜震国!

好一个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就凭你这句话,我黄劭又岂是贪生怕死之徒?狗苟蝇营之辈?

这次拼着扬州知府不做,也要将太平道这些妖道的势力,赶出扬州去!

干!

他大袖一挥,回头喝道:此案,铁证如山、已成铁案。本官怀疑太平道在扬州其他地方,还有余孽,暗中窥伺我百姓生魂。行文扬州将军,调动扬州驻军,配合三班衙役,给我/日夜速查,清查扬州可还有此等骇人听闻之事!犁庭扫穴!涤荡奸邪!

他一声令下,扬州衙役大张旗鼓,行动如风。

扬州军队随之闻风而动,铁骑四出。

太平道在扬州的各处道观,倒了大霉,遭了大重。

只是短短三天,就有上百家道观,被官军和官府搜查。

衙役、官兵们冲入道观中,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通翻箱倒柜、彻底搜查。

虽然没有查出与玄剑道人这种掠夺生魂、供他修炼之类,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却在不少道观中顺势搜查出诸多不法之事!

例如,一家道观中,竟然找到了几十个上香失踪的妇女!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