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东吴周郎四个字,楼上一片尴尬的寂静。
原来是他。
玉真公主顿了顿,声音传来:不知他找山长,所为何事?
欧阳正焕笑了笑:玉真公主可猜一猜,东吴大都督找我岳麓书院,所为何事呢?
杜预几个秀才,听得一头雾水。
东吴?周郎?他们做什么?
宋佳霖不解。
毕竟是王异世家子弟,见识广博,视野开阔,摇头道:东吴,也是十国之一。吴主孙仲谋,麾下大都督周瑜,占据江东膏腴之地,水军强大、冠绝十国。
而周瑜,就是岳麓书院的高才。
这个季节,周瑜来找岳麓书院,无非是···
王异还没说话,只听得楼上玉真公主的声音传来:院试!
欧阳正焕仰天大笑道:公主果然冰雪聪明。不错,周郎乃是我岳麓书院出身的学子。他代表吴主孙权来找我,请岳麓书院今年毕业下山士子,前往东吴参加院试。过书山、走学海,再出仕东吴。
杜预心中一动。
十国之争,关键是什么?
兵马、城池、钱粮吗?
不。
最关键,是人才。
而人才最多的是哪里?
垄断天下俊杰半数的五大书院。
五大书院培养的高才,出仕十国中哪一国,哪一国便国势强盛。反之逆水行舟,人才流失,则相对衰落。
杜预早已听说,十国之间争夺人才,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
而十国院试,都安排在六月同一天。
但没想到,名满天下的堂堂周郎,竟然亲自做说客,游说岳麓书院派人加入东吴一方,前往书山学海。
玉真公主不悦道:欧阳山长,我大唐可是与岳麓书院,有约在前,还赠送了岳麓书院大批珍藏古籍孤本、文宝,并将国内优秀士族子弟,送入岳麓书院就读。如今,岳麓书院答应我大唐,要将半数毕业士子参加我大唐的院试。君子一诺千金,可不能食言啊?
欧阳正焕嘿嘿一笑:大唐对我岳麓书院,确实支持不小,可周围国家,对我支持也是不小啊。远的不说,大宋、南楚、东吴、越国,都争先恐后,拿出优厚条件,争取我岳麓书院学子加入各国院试,代表本国出战书山学海呢。
他嘿然道:特别是东吴,周瑜本就是出身我书院,这次更是慨然拿出圣笺百张、文丹百颗、文宝百件。光是三品以上文丹,都不计其数,请我定要多派学生参加东吴府试。
杜预问王异:各国府试,不都是过文山学海?府试成绩好,有何用处?为何各国都在拼命争取?
王异诧异道: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田大人没跟你说过?
杜预:这不请教你这女秀才?
王异冷哼一声,伸出一只纤纤玉手。
杜预:???
情报费。
王异冷笑道:总不好,让我用珍贵的家族情报,白送你吧?
杜预:什么收费?
王异正色道:皇上赐予你的【房宿星图】,让我观想。
她本以为,杜预会推三阻四,没想到杜预答应很爽快:好的。
杜预直接将包装好的【房宿星图】交给王异。
王异震惊。
她当年的角宿星图,就是被杜预观想一次吃掉了。
想不到,杜预这次这么爽快的?
杜预偷笑:反正也被我看没了,一张白纸。
也罢,我告诉你吧。
圣人云,人族要文斗不要武斗。
故而十国之争,核心乃是文争。
毕竟,两国一旦开战,血流成河,还会让妖蛮渔翁得利。
杜预:要文斗不要武斗?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
在此基础上,成立文渊阁。
文渊阁便是十国最高裁决机关。
但不能流血战争,十国到底如何决出胜负?分出高下?
只能通过同场竞技、两次考试。
一次,是院试,十国秀才都要过书山、过学海。
一次,是国试,十国进士要捉对厮杀。
在文渊阁的见证下,这两次考试,能决定十国在大陆中的排名。
而排名,能决定十国在冲突中优劣地位。
原来如此。
杜预恍然大悟:考试,不仅能决定一个士子命运,更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国运?如此重要啊?
这秀才书山、学海的成绩,也将决定十国排名。
王异慨叹道:这下,你知道为什么十国都拼命争取,五大书院毕业生代表本国参加考试了吧?
五大书院,每次考试前,也会待价而沽,以求最高收益。甚至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左右渔利。
杜预听欧阳正焕笑道:其实,我岳麓书院也颇是为难。本不该【待价而沽】,但两边都如此盛情邀请,我们得罪谁也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