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屈子有何驱使?
杜预沉声:但有吩咐,定尽全力。
屈原沉吟道:大乱将至,大争之世,无可避免。
杜预心中一沉。
作为圣人,屈原知道的肯定比自己多。
屈原叹道:可叹十国君王,还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浑然不知整个人族都大祸临头。
杜预暗赞——要说格局,还是屈子。看人家站位,多高?直接站在人族生死存亡位上。
敢问屈子,可是看到了什么天机?对我人族有大影响的?
屈原落寞摇头:天机不可泄露。
杜预暗暗翻白眼。
不能泄露,你跟我说个der?
屈原目光一闪:我南楚暗弱无能,大势已去,唯有一线之明。或许你能保存。
半年之内,你去郢都一趟,找到并保护一个孩子。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我夜观天象,楚国复国的希望,全在这孩子身上。
你要好好抚养、教导这孩子,让他考中/功名。
我便指点你去我文宫一趟,能取得何种收获看你造化。如何?
杜预一听,馋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要知道,屈原是什么人?
那可是封圣的圣人。
每一个圣人的文宫,都是他最大的秘密,是绝不容别人染指踏步的禁/地。
因一旦知道此人的内心,相当于圣人的弱点暴露。
屈原是走完封圣之路的圣人。他文宫若向杜预开放,杜预能得窥封圣的门径。
他获得的好处又有多大?
不就是当保姆吗?
给圣人看中的人当保姆,当然没问题啊。
杜预不置可否,却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您已经封圣,圣人也可向自己故国施加影响吗?
这问题,一直困扰杜预。
他发现,自己对十国、圣人和文渊阁关系,都没有基本架构。
这种关系是一个世界最核心、最基本也是最高层的架构,事关整个世界的运行核心机密。
可惜,过去包括田洪凤在内,无人能解答他的问题。
理由是——文位不够。
圣人到底是何种存在?
他们能多大程度,干涉世事?
能直接问圣人,当然最好。
屈原瞟了他一眼,淡淡道:大道无疆界。
杜预心中一缓。
果然。
封圣之后,圣人便超然物外,便立足在大道之上,只求人族整体利益,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
但屈原淡淡又道:圣人有故国。
杜预点点头。
屈原这话表达两个意思。
正常来说,他作为列圣,不能直接干扰世间运行,或者说不问世事。
但在整个天道规则之下,圣人也曾经有血有肉,也有故国乡情。他们肯定不希望自己故国被毁灭。
这不,屈原好不容易放个一天假,转悠到沉江之处,还念念不忘给找自己帮衬楚国一把,留下一线之明。
可见他作为圣人,对楚国未来极其不看好、认为毁灭在即。
屈原的身影,渐渐变淡。
此人,乃是项家子孙,名项藉。
此人天资聪慧,过目不忘,来日必高中状元,名登翰林。
我自会托梦与你,奖励你的付出。
切记,切记。
屈原消失,只留下杜预石化当场!
项藉?我擦这名字好熟悉?
等等!你/妹的这不就是项羽吗?
过目不忘?天资聪慧?
项羽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吗?这货能看书考状元?
屈子,你确定自己没看走眼吗?
你居然一口咬定这货,能高中状元?名登翰林?
还让我去教他?
杀了我算了!
杜预哭笑不得。
史书上记载,楚霸王乃是最不爱读书的人,堪称史书留名的神级学渣。
史记上明确记载:项羽少年时,他叔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传说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楚霸王,竟然被屈原安排,让自己当他的教书先生?还要让他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