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21章 秀才一怒,诗成镇国!(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已经跳崖了。

但跳崖的速度,还不够快。

他如今身体就在太行山与杜预【行路难】凝聚的巨浪之间!

犹如共工怒触不周山时,好死不死恰好挡在路上的一只螳螂。

贯休浑身冰凉,犹如死人。

他俊美的妖僧气质,早已灰飞烟灭,剩下的只有战栗。

天地一粟的战栗!

微不足道、弱不禁风的战栗。

贯休僧衣湿透,狼狈万分,但却凝立虚空,声嘶力竭绝望咆哮!

我乃诗僧!

贫僧贯休!

尔等退下!

但他随即被吞噬!

在镇国诗面前,犹如沧海一粟,可笑可笑。

诗妖薛涛,樱/唇怒张,脚下的孔雀,惊慌失措乱飞东南。

这,这是杜预?

诗成镇国?

他,他真能做得到···

至于林如海、田洪凤、黄劭、王文昭、卫琬,更是各个瞠目结舌,站立不稳,嘴巴大张。

卫琬颤声:这一定不是鸣州诗。

黄劭肥胖的脸,剧烈颤/抖:镇,国?

田洪凤满眼都难以置信,却带着激动颤音笃定:镇国,绝对诗成镇国了!

林如海摇头:不可能!我大唐多少年没有诗成镇国了?

不对,这必是镇国诗。

武士彟沉声道:因上一首镇国诗诞生,我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太宗皇帝那首镇国诗【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此诗诞生,我大唐天降祥瑞、有凤来仪、海清河宴、玉宇呈祥!天可汗威名大震,万邦来朝,开创我朝贞观之治盛世。

这次杜预镇国诗【行路难】,声势丝毫不比太宗镇国诗差。

武士彟满脸春风,摇头晃脑道:诗成镇国乃极大祥瑞、盛世预兆。难道,我中唐又要开启盛世不成?

林如海气急败坏道:武都督,您就别光顾称赞这小子了。镇不镇国不知道,但肯定震国了!

众人脚下,地震连连,怒涛万丈,恶浪冲天。

地震了!江水要冲破堤坝了!

不好,快救人!

这小子,让他作诗,用力过猛,搞太大了。

众人手忙脚乱,疯狂去救人、捞人。

因为他们清楚,诗词才气是何等神通?

一首镇国诗,又是何等毁天灭地威力?

这诗句一旦诗成镇国,会对滁州数十万观景百姓,造成何等冲击?

太行山,在如此巨浪面前,根本沧海一粟犹如洪峰前小土坡般挡不住。

长江两岸的堤坝,同样不是这巨浪的对手,会被一冲而垮。

那游人、百姓就要遭殃。

数十进士,化为电光火石,直奔岸上救人。

读书人也纷纷如梦方醒,各种拉人救人。

镇国?怎么可能?

王伦站在宝龙舟上,仰天看着那遮天蔽日的巨浪,还有巨浪之上巅峰垂钓的杜预,手足无措,连连后退。

镇国诗,是什么概念?

大唐十年,没有诞生一首镇国诗!

哪怕十国之中,文气最旺盛的,也只是最多诞生一首而已。

杜预,这是要逆天?

但形势比人强。

他只能抱头鼠窜。

伍乔同样满脸迷茫,凝神静气,看着杜预。

他同样不相信,这首诗能镇国。

或者说,情感上不愿意相信。

可笑,太可笑。

他伍乔做了一首鸣州诗,还能刊登在圣刊上,还沾沾自喜?

他数次嘲讽人家杜预,说杜预江郎才尽?

结果杜预风轻云淡,反手甩过来一首··镇国诗?

这可能吗?

但这毁天灭地的气势,分明就是镇国诗啊?

一首诗,能毁灭一座太行山。

这还不够镇国?

搞笑的是,高翰林、徐士林、芃芃打得太上头。

三人你争我斗,竟然浑然不知,他们背后的太行山已经岌岌可危。

还在觉得,有太行山阻断,杜预根本过不来。

院君豁然而起,凝视着空中万仞的巨浪,犹如大人一脚踢向绊脚石般,泰山压顶盖向了可怜的太行山。

太行山壁立千仞无依倚,可杜预诗成镇国,直接来一波巨浪万仞劈头砍!

就问你怕不怕?

这···镇国诗?

秀才,镇国?

院君喃喃自语,满脸不信。

他在长安,就听说过杜预的诗词。

但不屑一顾。

这种诗词天才,他听说太多了。

但昙花一现,流星一闪即逝,数不胜数。

百闻不如一见。

耳闻为虚,眼见为实。

院君至今看到杜预这诗成镇国的实力,才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

太后也错了。

太后错就错在,她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将杜如晦的文丹拿出来,自己侄子十拿九稳能接得住。

可惜。

肉包子打狗,便宜了杜预。

院君浑身战栗。

他不知道回去之后,该如何向太后禀告。

轰隆隆···

众人脚下,大地颤/抖,山岳崩碎。

秀才一怒,诗成镇国!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