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洋记者,杨得余欲言又止。
严峻便问道:老杨,你有话要跟我说?
杨得余点了点头说:严兄弟,我必须得郑重的提醒你,像你这样对待洋人尤其是洋记者是绝对不行的,上峰不会允许的。
伍杰也说道:主要是容易引起友邦惊诧。
去他妈的友邦惊诧。严峻一下气乐了。
友邦惊诧论,原以为就只是课本上的东西。
却没想到今天居然亲耳听到了,就挺无语。
我们中国人保护自己的国家,还需要顾忌洋人惊诧?
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伍杰有些无奈的劝道,如果我们的国家足够强大,当然不用在乎洋人会怎么想,可问题是我们的国力非常孱弱,如果没有友好国家的援助及帮扶,国府根本就没有能力打败日军……
够了,你不用说了,这就是淞沪会战为什么最终失败!国府始终将战胜小八嘎的希望寄托在洋人身上,而没有想过要依靠四万万同胞的齐心协力。
还有半句严峻没有说,十三年后的朝鲜战争在开战之前,新中国的国际形势比现在的国府更加恶劣,对手也更强,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却赢了。
为什么?是因为淞沪战场的国军没有朝鲜战场的志愿军英勇?
并不是,淞沪战场的国军跟志愿军一样的英勇,一样打得很悲壮。
是因为国军基层军官没有志愿军干部的创造性,只知道打呆仗吗?有点,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高层的决策出了问题。
新中国的高层从未将赢的希望寄托在洋人身上,而是从始至终都寄希望于同胞的同心协力、共渡时艰,国府高层却始终寄希望于洋人干预。
但是伍杰、杨得余他们显然不认同严峻的观点。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老百姓手无寸铁,靠他们打鬼子,这不是扯淡么?
我们国军都打不过小鬼子,老百姓能行?只有洋人的坚船利炮才能帮助国府战胜小鬼子,就算是战胜不了,至少也能够逼鬼子和谈。
打仗是军人的事情,跟老百姓有个屁的关系?
我是这意思吗?我有说让老百姓跟鬼子拼命?严峻整一个大无语,我是说要依靠我们自己国家的力量,而不能寄希望于洋人的干预。
严兄弟,我们也是为了伱好。伍杰又将话题拉回到如何对待洋人,今天的事瞒不住,上峰肯定会知道,没准还会捅到南京去,我没有猜错的话,上峰很快就会派人来处理这事,得亏你还不是我们88师的人,不然一定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少他妈吓唬人,严兄弟又没怎么着那个洋记者,不至于。朱胜忠道。
我也希望不会那么严重。伍杰苦笑道,可是以我的经验,这件事恐怕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得多,洋人无小事,只要涉及到了洋人那就是国际事件,国际事件处理不好,会损害国府的形象,不利于国府争取国际上的援助。
又是国际援助,合着离了国际援助就不活了是吧?严峻再次被气笑,又说道,你们就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杨得余和伍杰都是一脸茫然。
严峻说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真正的援助从来就不是求来的,而是拿同等的利益交换来的,卑躬屈膝的讨好是没有用的,别以为洋人就是啥好鸟,你拿不出来等价的利益跟他们交换,他们会拿出真金白银援助你?做梦去吧。
好像也有道理。杨得余和部份老兵的认知开始松动。
伍杰却不以为然:你怎么知道国府就没有拿出等价的利益跟洋人交换?只是政治上的事情十分复杂,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更不是我们所能置喙的,总之寻求国际调停及友邦的援助是既定国策,你还能比国府高层看得深远?
国府高层?常凯申?严峻报以一声嗤笑。
……
上午十时,俞宏杰心情沉重的回到了亚细亚饭店。
一路上,俞宏杰的耳畔都回荡着鲍代真的咆哮声。
日军攻打四行仓库的时候都知道将炮口或者枪口避开公共租界,可是你们中国的军队却公然将炮口以及枪口对准公共租界,甚至还开炮打伤了租界的巡警,这是对公共租界乃至于整個西方的严重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