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十常侍的规矩十分多,就拿座位来说,张让永远在右手首位。
汉朝以右为尊,有着尚右尊左的倾向,因为这个倾向,甚至影响到了后世对于‘左右尊卑’的看法!
两汉时期‘尊右卑左’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一般官员被贬,都称作左迁。
清人赵翼同样在《陔馀丛考》中提及:两汉尊右卑左,久为定制。
汉承秦制,两汉的‘尊右’传统,也有可能来自秦朝的规章制度。
比较明显的,汉朝的右丞相地位都要高于左丞相。
汉朝初期,陈平与周勃曾在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在汉文帝继位之后,欲加封周勃、陈平为左右丞相。
可陈平认为周勃的功劳更大一些,遂将位次第一的右丞相让出。
除丞相之外,朝中其他官职,也大多遵循尚右原则。
官职高的人,其名单也多在右侧,以示尊贵之意。
随着尚右传统的深入人心,左右在语意环境中的含义,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汉字右有了褒义词性,如无出其右等。
而汉字左则带有贬义词性,如左迁。
当然,也有尊左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军职中,而却在汉末多有出现。
例如汉代重号将军之中,含有左右方位词的,当属四方将军。
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
按照史家先书为尊的习惯,可知四方将军的排名分别为前、左、右、后。
换言之,左将军的位次应在右将军之上。
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汉末三国时期。
刘备称帝后,右将军张飞进为车骑将军,左将军马超则进为骠骑将军。
又按《汉仪》载,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位次上卿,由骠骑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上可知,左将军在右将军之前。
张让深受这种思想,一直都是坐在右手首位,赵忠则在左手首位,之后其余十人按照地位依次落座。
劳烦诸位跑一趟了。
张让看着自己小集团的成员,按传统先客气一番。
不知让公有何吩咐?
首先说话的是宋典,他的地位在十常侍中也排在上层。
宋典食俸二千石,负责管理皇帝文件和代表皇帝发表诏书,是皇帝的近臣。
张让先是看了看宋典,然后把目光移到了赵忠脸上,微微抬头。
张让与赵忠每日都在一起,当下就明白张让的意思。
诸位,今日我和让公劳烦诸位前来,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事!
坐下十人纷纷坐直身体,向张让和赵忠拱手。
还请让公和忠公吩咐。
嗯。
赵忠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数天前,皇甫嵩在朝堂之上公然弹劾我,想必诸位也都听说了吧!
众人接连点头,脸上都有一丝怒意。
十常侍是一个团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且赵忠做的事,他们也都没少做!
皇甫嵩弹劾赵忠,相当于弹劾十常侍!
郭胜情绪波动最大,一脸的愤恨!
那皇甫嵩的所作所为,想必也是经过大将军的授意!
可恨那何遂高,若不是我看在同乡的份上帮助他妹妹,他岂能有今日的权势!
张让眯着眼,细小的眼睛不时流露出杀意。
想那何皇后本是屠户之女,地位低贱!若不是我等,她哪有机会被陛下宠幸?若不是我等帮助,她焉能从贵人直接一步登天,贵为一国之母!
张让越说越来气,想到何进从低声下气的求自己到如今的趾高气昂的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张让心中的怒火就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