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快步走过去,看到青峰郑重其事,一颗心顿时提起来,脸也变白。
卑职来送信,青峰把火漆封缄的书信双手呈上,低头道,这是楚王殿下昏迷前,给赵王殿下写的信。
昏迷前?李璟问,怎么昏过去了?
他大惊失色,就要喊管家备马,却被崔锦儿按住。
还有没有别的交代?她关切道。
要雪莲,青峰道,听说赵王府有天山雪莲,我们王妃说,请借雪莲一用。
天山雪莲温肾助阳、祛风胜湿。之前赵王夫妇难孕,崔氏每年都会送来一支。
有!有雪莲!李璟招呼管家去拿。
青峰又道:王妃说,你们去也无用,不如在京都为圣上分忧。他说着掏出一张纸,道,这是楚王妃送给小郡主的百天礼。
都这个时候了,还送什么百天礼?李璟胡乱看了一眼,便递给崔锦儿。崔锦儿展开细看,吃惊道:太贵重了!
那是一块京都外的地皮,寸土寸金之地,送了数百亩。
管家送来雪莲,青峰告辞离去,赵王夫妇再也没能问出一句话。
先看信吧!崔锦儿提醒李璟。
李璟打开信,只看了一行,便落下泪来。
上面是李策对京都诸事的判断安排,殚精竭虑、事无巨细。仿佛唯恐李璟做错一件,耽误朝政,被圣上怪罪。
都什么时候了,李璟抹着泪道,还净想着我。小九就是改不掉爱操心的毛病,怎么连姑母,都让我防着呢?
让你防,你就防。崔锦儿把地契收好,道,你如今担着禁军统领的职责,吊儿郎当怎么行?你是不是给了姑母自由出入宫禁的腰牌?是不是该要回来了?
李璟点着头嘀咕一声,道:你对姑母的严苛,都超过皇祖母了。
提起这件事,夫妻俩眼神昏暗一瞬,崔锦儿重重拍了一下李璟,道:不过这次宫变,姑母也出了大力气。
李璟已经不想再说朝中的事。
他一颗心都在李策身上。
他仰头看着房梁,自言自语:怎么样了啊?到底为什么会昏过去?昏过去多久了?
三天零一个时辰。叶娇转头,看着漏刻内指示时间的箭杆,眼睛通红,问道,父亲,怎么他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身体发烫,又不像是风寒起热。
叶羲皱着眉头,道:药性太刚烈,他有些遭不住。
行宫静悄悄的,太常寺的人住在偏殿,偶有走动,也不敢大声说话。
所有人都知道,楚王吃过叶羲的药后,先昏迷了一日,醒来又吃一次,便三日未醒了。
如今只是用参汤续命。
如果不是因为叶羲身份特殊,太常寺的人都要怀疑他是在谋害皇族了。
毕竟一开始时,叶羲的手段便让他们如堕云雾。
先是挖开当年的盗洞,放人下去,刨上来许多土。
然后把墓土掺进黏土里,烧制药罐。
原以为要用这药罐煮祥瑞,没想到叶羲解开绳子,把祥瑞放掉了。
太常寺的人瞪大眼睛,只看到一只庞大的鸟,头顶有奇怪的花纹,羽毛五彩斑斓,又长又华丽,飞得很快,转瞬间不见了。
不喝它的血了?有人问,咽了咽口水。
不需要了,叶羲答,那只是续命的法子,接下来用新药罐熬药就好。
可这药汤吃下去,人却昏迷了。
怎么办?叶娇担忧道,父亲曾说皇陵潮湿阴冷,能够克制药的凶猛。如今还不够,是吗?
叶羲点头道:显然不够。
那么……叶娇站起身,女儿知道有一个地方,比这里更阴冷。
比皇陵行宫还阴冷的地方,只能是墓穴。
盗洞的洞口再次扩大,护卫把昏迷的李策背过来。
齐王李琏听到消息,急慌慌地来了。
他看看盗洞,再看到叶娇正在给李策拴绳子,要把李策放下去。
齐王揉了揉头,神色崩溃。
那个……楚王妃,弟妹啊。他走近一步,问道,你知道……就算这样,也不能抢占祖宗陵墓的,是吧?
这小两口真是好盘算,奉旨挖墓后,就决定鸠占鹊巢埋在这风水宝地了?
得亏祖宗脾气好。
是下去治病,还会出来的。叶娇解释着,已经背着小小的包袱,蹲坐在洞口,小心翼翼把脚放进去,又嘱咐叶羲。
父亲,差不过隔几个时辰,就让他们把吃的放下去。小九不用吃喝,我会饿的。
叶羲脸色青白,道:你出来吧,我陪着他。
他的女儿疯了,为了女婿,竟要跳下盗洞。这么多护卫奴婢,随便差使谁不行呢?非要自己来。
不行,叶娇道,我陪了他这么久,知道他的病情。怕别的人不懂,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