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他们求娶(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李策示意青峰离开,把叶娇拉回春凳坐下。

她低垂着头,李策需要单膝跪地,才能看清她的面容。

像一朵牡丹被风吹皱花瓣,她失望得想哭,却又苦苦忍住,攥紧拳头似要随时打出去。

为什么?

那么多证据都指向太子,皇帝视而不见,让傅明烛顶罪,就算结案了?

虽然尹世才和胡稼都已经受到惩处,但这次如果不是李策早有准备,这会儿待在牢里的,就是他们几个。

皇帝会怎样?也会像庇护太子一样,庇护他们吗?

李策仰头看着叶娇,柔声劝说。

我们离开云州时,发现胡稼不肯走,又常常出入粮库。我才让燕云去采购南边的粮食,拉到云州附近等着。所以无论太子在粮食上做什么手脚,咱们都有办法,对吗?

叶娇低哼一声。

李策拉住她的手,把她的手指一根根拨开,道:原本我们以为尹世才只是蠢,但朱彦说他把兄长的亲信全都调到别的城门去,我们确认他跟卖粮案有关,告诉崔玉路。崔玉路这才能诈出他的口供,逼他认罪。所以,上天也是向着我们的,对吗?

叶娇嘟嘴盯着李策,道:这就能不气了吗?他就一点都不在乎太子品行好坏?不怕江山所托非人?除了陷害我们,刘砚还在牢里蹲着呢!我听说‘法必明、令必行’,这跟践踏律法有什么区别?

李策道:因为他是嫡子,父皇精心培养他数十年,一朝废黜,则前功尽弃。

嫡子就了不起吗?叶娇道,五哥也是嫡子。

还因为,李策继续劝道,突厥。突厥使团就在京都。

叶娇微微一惊,心底沉了沉,抬起头。

李策面容平静,道:大唐耗费无数军资,死了那么多将士,换来两国和议、突厥跪地称臣。如今他们已来了多日,却并不急着求旨觐见,就是要看看这桩案子怎么审。父皇不会让功勋卓著的将军蒙冤受屈,也不会让主持政局的皇储陷入非议。我们难受,觉得委屈,他更难受,且失望。大唐朝局要平稳,现在不是废黜太子的时候。

叶娇埋头在李策手心,吸了一口气。

我明白了,她道,但是我不开心。

做什么能让你开心些?李策笑了,我陪着你。

把刘砚捞出来!叶娇道,洗脱他的冤屈,我就开心。

好,李策轻吻她的额发,我听你的。

崔玉路并未急着审理刘砚的案情。

叶娇去大理寺探监时,刘砚正坐在炉火旁,在几案前写字。

叶娇在牢门外踮脚,向里看了看,刘砚立刻用手遮挡。

不准偷看,他扭头,假装呵斥道,这是在梳理案情,机密。

大人您都蹲牢房了,还梳理案情呢?叶娇见他衣服整齐,头发束得一丝不苟,精气神很好,忍不住打趣。

刘砚拿起一张宣纸,认真盖住他写的东西,转身走过来。

这大理寺不按规矩来,牢房里放着梨花木床榻,棉花被、小书案,甚至还有火炉、蜡烛和笔墨纸砚!每天三顿饭,顿顿都有肉,这不是要把国库吃空吗?坐牢的人,怎么能给这种待遇?本官该参上一本,弹劾崔玉路铺张浪费!

叶娇哭笑不得,点头道:然后呢?奏折写好了吗?

写好了,刘砚看叶娇一眼,有些难为情地闷声道,但是崔玉路说,这都是楚王妃的安排。姜敏来探监,说我不识好歹。

叶娇拍着牢门笑,笑得弯下腰,又缓缓起身,眼中却充盈泪水。

笑容褪去,脸上蒙着难过。

她哑声道:都怪我们,没察觉金子的事,害大人在这里面受苦。

见叶娇含泪,刘砚也有些动容。

他沉默一瞬,又挥挥手,貌似洒脱道:说什么呢?清者自清。如果我在外面,恐怕也不能那么快给他们定罪。

刘砚很轴,很认真,他一定要查清所有细节,才会结案。

所以太子想把他支开,让崔玉路审理。

哪知崔玉路审案,快刀斩乱麻,直接就量刑定罪了。

胡稼说他没有买粮?管你呢,买粮不是重点,你们诬陷朝廷命官?死去吧!

大人,叶娇站直身子,正色道,您以前护着我,舍身进言、摘掉官帽为我作保。您说您相信我,因为相信,才那么做。如今我也相信您,相信那五百两金子,是栽赃陷害。所以您别再挡着那张纸,把您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成吗?

刘砚紧绷着脸,道:我怕……

大人可从来没有怕过谁。叶娇假装轻松地笑笑。

刘砚虽然不像姜敏那样擅长骂人,但他在朝堂上顶撞皇帝、斥骂朝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