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处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如织,汽车不时飞掠而过,路边小店里飘出一缕咖啡的甜香。这里不太靠近市中心,但和其他的城市没什么两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普通而繁忙的一天开始,哥谭才刚刚苏醒。
她找到一家书店,进去买了一份哥谭地图。
店主一边帮她打包一边问:不是哥谭人?来旅游的?
柏娅回答:如果不出意外,我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住在这里了。我想了解这座城市。
中年男人的手顿了顿: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姐,通过地图你什么也了解不了。
她还获赠了一份店主刚刚看完的哥谭日报。
她把地图垫在路边的长椅上以抵挡早晨的凉意,随后坐下来煞有介事地撑开那份边角沾了点咖啡渍的报纸。
在柏娅的印象里,传统纸媒最喜欢打官腔,但这似乎和她想的有些不一样。
头版是加粗的双面人银行大劫案,下面的小标题是嫌疑人已被蝙蝠侠制服,配图是从较远处拍的,乱七八糟的面包车、运钞车和有爆炸痕迹的警车堵塞在银行门口,似乎有个模模糊糊的身影穿着双色西装,一手提着微冲,看起来就是所谓的双面人了。
报道这篇的记者行文相当有金庸的风格,绘声绘色描写了双面人如何突然出现、爆破金库,蝙蝠侠如何潜入银行一举制服匪首,二人如何激战,蝙蝠侠如何身中数十枪而不倒(真的有这种事吗?),还有个较小的配图,画了一个长着菊头蝠脑袋的人,让人不禁怀疑起谁才是反派。
不过在下面的社论部分,画风可就完全不同了。并没有过多对蝙蝠侠的赞颂,看起来完全是各打五十大板。不过着重笔墨申斥了阿卡姆疯人院形同无物的安保和GCPD的无能。
所以双面人居然是精神病人?究竟为什么有人愿意和疯子一起抢银行?
归功于记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柏娅看得津津有味。不过第二版就没那么有趣了,主要写了富豪布鲁斯韦恩和对他新女友的猜测,柏娅毫无兴趣,又往后翻了几页,虽然没什么意思,但是柏娅还是捕捉到了一些关键词。
哥谭医院爆炸后重建工作进展良好医院...爆炸?
前日灭门案凶手落网,已作案数十起啊...?
市长重申哥谭饮水安全,确保大范围投毒事件不会再次发生再次...再次发生?
犯罪巷半夜鬼影,恶灵作祟为哪般这个就有点扯了。
柏娅合上报纸深吸了一口气。嗯,哪个城市都会有意外事件,一定只是最近意外太多了。
谁信啊!想想房东太太和格雷森警官的各种嘱咐,这座城市明显出了什么问题吧!
看完之后,她把报纸留在了长椅上造福其他人,拿着一杯在星巴克买的热咖啡无所事事。不知不觉,柏娅已经沿着街道走了两个小时。
今天是周二,随着上班时间已经过去,街上的行人渐渐变少。几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坐在垃圾桶旁的阴暗角落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三三两两的或坐或靠在路边,对每一个人投去不怀好意的眼神。
路边渐渐多了些鲜亮色彩,不是那些到处都是的广告牌和看不出内容的涂鸦,而是红色的丝绸灯笼,写得规整的繁体字店招牌和做旧的榫卯屋檐,周围路过的人多了许多亚洲面孔。
柏娅发现自己听得懂中文,她一点也不意外。因为金莺两个字就是用中文表达的。为了确定这一点,她出门前还用那支笔把这两个字写在了便签上。
不过,这里并没有让她想起什么。
就是逛逛也好。
柏娅饶有兴趣地钻进每个店面探索,店家发现这个绿眼睛的姑娘会说中文之后对她好感猛生,加上柏娅又礼貌又规矩,对普通哥谭人来说安静得过分,却恰恰是华裔会喜欢的那种类型。
于是,柏娅收获了好多小纪念品,虽然不算值钱,但是特别有趣。
她咬了一口糖葫芦,有点酸酸的。
虽然在报纸上看了银行劫案、爆炸、投毒和杀人案,但似乎今天遇到的所有人都格外友好。心情相当不错的柏娅把笛子挂在腰间,这似乎是她有记忆以来的第一件私人物品,多么有纪念意义。
随便找了家小笼包当午餐,柏娅已经准备好打道回府了。
从自己住的地方走到这里可不是一段非常短的路程,而且系统绑定对她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太阳穴还隐隐跳动着一种疼痛。
她走进了一家华裔开的超市,这里有卖一些来自东方的调料和食材。经过中文事件,她几乎可以确定自己和东方的国家有着某些联系,被忘掉的似乎只是人生经历,而生活技能都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