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匣子这么贵重,又怎么可能因为修复外壳,而拿去重烧。
毛雨宁这次没有理会他,连正眼都没有瞧他一眼,只是看着几位修复教授开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你们上的原料轻工去掉?
葛院长和博物院几个教授,瞬间吓一跳,他们请毛雨宁过来,是想开锁,到国际展厅,展示真正的机关锁。
怎么这锁还没有开,却要把好不容易修复完成的外壳,重新倒腾?
这是要他们的老命啊。
几个修复教授却能听出毛雨宁的意思,当初为了保护文物,在修复上,他们也费了不少脑筋,这些色釉看着鲜艳,其实用的都并非化学原料,想要去除并不麻烦。
说干就干,他们连忙让人取工具过来。
葛院长急忙出声道:这……这是大家花费这么长时间,才修复完成的,怎么能说洗就洗。
机关锁可以不开,他还能拿着它去参展,这要是真的洗了,还打不开锁,那肯定去不了了。
上面已经下了死命令,今年是无论如何,都要把它拿出来,在国际上‘现身’,否则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不用毛雨宁开口,几个修复教授,有人开口道:老葛这个你放心,大不了我们加班,再补一次。
是啊,当初这么费力,那不是没有经验吗,现在补不是难事,怎么把它轻工洗掉才是难事。另一个修复大师教授附和道。
每一件文物,从出土到保存都很重要,如果不是为了完整性,在文物上留下的痕迹是越少越好,更能体现它独一无二的历史感。
修复师的工作,务必要心细如发,才能两者兼顾,既要修复完整性,还要保留历史痕迹。
葛院长:……
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毛雨宁,她是怎么做到,让这些老顽固,竟然……说出加班加点这种话?
要知道前不久Y国,前来借人的时候,他们可都是装病,集体罢工,派了自己的代表学生去而已。
毛雨宁听不到葛院长的心声,却知道几位修复教授能听出她的用意。
原料用特质东西洗干净后,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底下隐隐还能看出淡淡的色痕,很淡很淡。
修复教授解释道:出土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我们是根据这些淡淡的底色痕迹,再加上一些历史资料文化揣测,把这些颜色修补上去的。
毛雨宁点头,把匣子放回托盘上,让他们对比三个颜色。
分别是烧蓝錾刻古法手镯,小匣雕刻龙纹上未做修补的烧蓝錾刻,以及刚刚洗出来的淡彩痕迹。
这些淡彩痕迹,我估计不是烧蓝錾刻。毛雨宁看着其他人开口道。
几个修复教授早已猜出毛雨宁的用意,没有多意外的点头,事实上,当时他们的怀疑,是两者用的原料不同。
只是这边的色釉痕迹,已经很淡了,他们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一些,有又几乎没有,根本做不出具体的鉴定。
(本章完)
------------
第340章 找到锁芯
葛院长惊讶道:你的意思是,这个匣子,上面的色釉,一半用了烧蓝技术,另一半并没有?
毛雨宁点头道:对,烧蓝工艺一般不会褪色,只是经年累月,储存方式都有影响。
这件物品应该保存得很好,才能让烧蓝部分的色,保留得这么好,现在还能看到原本的面貌,而非烧蓝部分,早已掉落褪色。
这是修复的工作,我们想知道它能不能打开?人群又有人重复这个问题。
对啊,这个匣子是不是机关锁?
到底能不能开?
我们在这里耗了一上午,别说能不能打开,连是不是机关锁都不知道啊。
毛老师懂这么多,肯定能把盒子打开,大家急什么,就当听老师授课呗。
葛院长也很着急,只是他们的语气,还是令他脸色狠狠一变,‘啪’的一声,手撑着桌子,冷冷的目光,扫视着人群,道:你们要是有事,就先回去。
现场一瞬静默了下去,众人大气不敢出。
葛院长收回目光,满带歉意的看向毛雨宁:小毛老师您别生气,咱们不着急,不着急……
毛雨宁戴着口罩的目光扫过人群,一双清明清澈的桃花眼,似在顷刻间冷了下来。
她垂下眸光,轻轻拨弄指尖,扯下了手套,扔在桌子上。
葛院长的呼吸跟着一屏,他没想到毛雨宁的年纪看着不大,竟有这么强的气势,一时连忙看向人群。
葛院长的助理惯来会察言观色,视线在人群中来回扫视,厉声开口:刚刚是谁在瞎嚷嚷,出来给毛老师道歉。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刚刚出声的人不少,谁也不想出来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