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3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p>管一恒冷不防到了滨海才十分钟就又听见了叶关辰的名字,心里仿佛突然被人用针戳了一下,勉强忍住了,点点头:是很管用。

小成没注意他的脸色,继续问:叶先生呢?他不是跟你们一起去的洛阳?

在洛阳办完事他就走了。管一恒勉强回答了一句,就把话题岔开了,这边渔船出事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只听人大体上说了几句,还不知道详情呢。

一说起案子来,小成顿时把叶关辰抛到了脑后:嘿,这事也真是奇了怪,我跟你说……

失事的三艘渔船倒有两艘是滨海市的,还有一艘来自烟台,都是载重一两吨的小船。说是渔船,其实是带着游客去海上钓鱼玩的,并不往深海走。但是三艘船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船毁人亡,没留下一个活口,失踪的几人到现在还没找到,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是风浪翻船吗?管一恒虽然觉得多半不是,但还是问了一句。

小成把脑袋摇得跟拨郎鼓似的:第一艘船出去的那天下午变了天,所以大家都以为是风浪翻船,还没怎么在意。但后头两艘出去的时候都是好天气,说风浪翻船实在不大可能。尤其是第三艘船,那是长岛的船,其实就是带着游客去海上玩的。当时出去了两艘船,要去看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那地方两边的海水不是一个颜色,也算当地一个景点。

他说起来就滔滔不绝,看完了之后本来要带游客去海上看收网的,那些人都是内地过去的,大部分晕船,所以其中一条船就在附近一个小岛子边上停了,另一艘船带着几个人去看收网,结果就没回来。

小成说着就调出地图来:那个网就设在很近的地方,捞几只螃蟹什么的,逗游客开开心罢了,根本不往深海里去。两条船那距离——也就是一两千米吧,停下来的那条船可以作证,当时海上肯定没有起风。他们停的那个岛子其实就是块大礁石,如果有风是肯定挡不住的,但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大风。

两艘船相距如此之近,绝不可能一条船风平浪静,另一条船就风起浪涌。管一恒低头想了想:那一带海上有暗涌或者漩涡吗?

都没有。小成肯定地回答,当地警方已经调查过了,那一带是游客常去的地方,如果有暗涌或者漩涡,船主是不敢随便带人去的,毕竟去的大部分都是内地人,很多根本就不会游泳,出了事他们可担不起责任。

李元苦笑一下:我们跟长岛当地的警方一起分析了案情,发现这件案子无论如何也没法合理解释,所以就——说起来,一个警察办案子办得只能寄希望于非自然现象的解释,真是当警察的耻辱了。

管一恒倒不这么认为:有时候事实确实如此,能从这方面考虑,总比把案子悬置的好,否则十三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沉吟一下,我想去看看那几艘船。

两艘小渔船停在船坞里,小成指点着说:从海上拖回来我们就没动过,找了有经验的渔民来看过,都说是被风浪打成这样的。

渔船的围栏被打弯,船舱裂开,包着铁皮的船底也有凹陷,有一艘甚至连龙骨都断了。管一恒仔细看了看,指着船底问:这也是浪打的?

说是近海有礁石,礁石撞的。小成已经把这两艘船从头到尾都研究过八遍了,对答如流。

管一恒微微摇了摇头,干脆跳进船坞,绕着船仔细摸索起来。小成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跳下去:你觉得有什么不对?

只是怀疑……管一恒深吸了口气,这船上腥味够大的。

渔船嘛,天天搁鱼虾蟹贝的,还有海水,腥味都渗到木头里头去了,刷都刷不干净。小成生长在海边,对这味道早就习惯了,并不以为然。

既然是带游客出来玩的,腥味这么重似乎不大合适吧?管一恒一边说,一边弯下腰在缝隙里细细摸索。

管一恒这么一说,小成才发觉:……好像是这样……毕竟来的外地客人可不像他这样,早就适应了海腥味儿。

两个人弯腰躬背地检查着船上每一条缝隙,小成一边摸索一边顺口问:你这次来,怎么没带你的剑?

管一恒心里又抽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小成一撇嘴:看你的包就知道了,根本没撑起来嘛。

管一恒吸了口气,淡淡地说:我之前办错了案子,被扣下了天师执照,暂时不允许再用法术,所以宵练剑也不能带了。

什么?小成大吃一惊,为什么?是因为文溪酒店的事吗?是不是那个姓费的和姓董的背地里捣鬼?

他的猜测当然与事实离得很远,但从某个方面来说,说他的停职与费准和董涵有关也不算错,管一恒也就含糊地嗯了一声。

小成气得一拍大腿:我就知道那两人不是好东西!什么玩艺!自己没本事,还看不得别人好……他滔滔不绝地骂了半天才想起来,那我们这次请调你过来,是不是——不大合适?

没什么。管一恒抬头对他笑了笑,处罚的决定是天师协会做的,我这次过来是为国安十三处工作,没什么不方便的。正好,我还想拜托你帮我点忙。

什么事你尽管说!小成大拍胸脯,咱不说赴汤蹈火,但是有十分劲绝不只用八分!

管一恒被他逗得一笑,正要拜托他帮忙调查叶关辰,手上忽然一顿:有东西——他把手伸进龙骨断裂的位置,从包船底的铁皮缝隙里慢慢扯出来一点东西。

这,这是什么?鱼鳞?也太大了点吧?小成惊讶地看着管一恒手里的东西。

这其实只是半片鳞片,但已经比普通汤匙还要大,可想而知完整的鳞片至少得有碟子大小,那鱼得有多大呢?

近海这一带,可没这么大的鱼!小成到底是本地人,对沿海一带的渔业也略有了解。

恐怕未必是鱼。管一恒把半片鳞片收进密封袋里,那股浓郁的腥气立刻减轻了许多,拿回去查查资料比对一下吧。对了,失踪的那几个人,什么线索都没发现?

没有。小成叹了口气,连件衣服碎片都没留下。已经发现的几名死者都是淹死的,也没有外伤。他看了一眼这巨大的鱼鳞,如果是被——吃了……但是打哪儿来这么大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至少现在是没人能够回答他的。回到局里,鳞片交给了法医小宋,小宋马上去调出各种鱼类的鳞片资料开始比对,管一恒则和小成去洗手。

这味儿真奇怪——小成闻了闻自己的手,皱起眉头,腥气没洗掉多少,还有股子臊味儿,怎么跟动物园里的味似的……

所以说,那多半不是鱼。管一恒直接用手去抓的鳞片,现在手上的味儿比小成的还重呢,他闻了闻,忽然把手伸到小成面前,你闻!

什么啊!小成马上捏住鼻子,我可不闻——但他忘记了自己手上也是这味儿,这一捏之下,连脸上都有味了,我的天哪,这得多久才能散……

管一恒仍旧伸着手:我是说,你闻闻我手上是不是还有别的味道!

小成看他神色严肃,只好凑上去仔细闻了闻:天呐简直臊臭,哪有什么——哎?他抽抽鼻子又狠狠闻了一下,好像真有股别的味儿,怎么说呢,好像汽油的味儿,但又不大像,挺臭的……

管一恒果断收回了手:帮我查查,渤海湾里这一年来有没有别的船只失事。不光是翻船死人的,比如说突然遇到风浪导致船体受损,哪怕没死人,你也帮我列出来,尤其是出事的地点,一定要详细!

小成叫苦连天:哪有这种消息啊……你不是海边人不知道,船在海上遇风浪简直不要太寻常,只要不死人,谁还会上报啊。

那就只查有人员死伤的,这总可以吧?

好吧好吧,我去试试。小成知道管一恒不会无缘无故要这些资料,你是想到什么了?

我觉得——管一恒又闻了闻自己的手,这像是石油一类东西的味儿。

三个小时之后,小成和小宋同时得出了结论。

这个恐怕不是鱼鳞。小宋在电脑上比对各种鱼鳞比得眼都酸了,至少渤海黄海附近的已知鱼类里,没有一种的鳞片跟这个相同。而且,也没有这么大的……我又跟各种海蛇类比了比,倒是有点像,可也不全相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