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华不说废话,更不兜圈子,直接了当地说道:眼下诸事都放一放,以赈灾为先。
受灾的有六个县,朝廷至少得派六路人马前去赈灾。陈长史做总领,六部衙门各派些人手,听陈长史号令派遣。礼部董尚书素来反应快,第一个张口应道:礼部眼下没什么要紧差事,可以派出十个人。
刑部杨尚书道:刑部也可派十人。
兵部丁尚书略一沉吟:刑部没那么多人手,派出八个官员。
纪尚书有些为难,叹道:赈灾最重要的是筹措钱粮,户部衙门一个人都得两个用,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手。要不然,就让今年来观政的新科进士们听差办事。
姜韶华淡淡道:怎么安排是户部衙门的事。朕不管这些,谁派出的官员出了差错,朕就找谁算账。
纪尚书碰了个硬钉子,讪讪不已,很快改口:臣回去仔细斟酌,还是派些精明干练的官员前去更合适。
姜韶华看向张尚书。
吏部的人手是最宽裕的。朝中候官补缺的,都登记在吏部衙门的册子里。临时调拨人手,吏部最方便。
张尚书大面上颇有吏部尚书气度,张口道:吏部这里可以出十五个人。
姜韶华略一点头,最后看向周尚书。
周尚书一脸愧色,根本没勇气和天子对视,垂头道:河堤被冲毁,河水泛滥成灾,臣实在愧对皇上。
姜韶华冷然道:朕说了,现在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要紧的是立刻赈灾,安顿灾民。
工部留几个人便可,其余所有人都去被冲毁的河堤两岸,去重新丈量测算,准备筑一条新河堤。
再有下一回,工部所有人都得掉脑袋。
周尚书低头领命。
几位武将,也有差事。
姜韶华目光一掠,落在诸位将军的脸上:大灾之后,最易滋生流匪。赈灾一事要进行得顺利,必须有军队随行。
宋将军一个激动,张口就自动请缨:皇上,末将愿领兵随陈长史一同去赈灾。
姜韶华不置可否,看向刘将军。
刘将军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末将自请领兵前去。
姜韶华点点头:好,就由刘将军领两万士兵随行。
刘将军拱手领命。
宋将军没能捞到差事,心里失落又郁闷。
身为武将,想要立功,唯有领兵出征。上一次去豫州平乱,他抢不过左大将军,也就罢了。这一回明明抢先张口了,天子还是略过了他,选了刘将军领兵。
可见他是有多不得圣心了。
想当年,他走错了一步棋。结果就这一步之差,就步步都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