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自然的起身相迎,崔渡摸了摸鼻子,握住姜韶华的手,低声笑道:我有件事和你说。
姜韶华嗯一声,冲陈瑾瑜等人使个眼色。众人纷纷退出去,书房里只剩他们两人。
崔渡从袖中拿出一张地契,塞进姜韶华手中:这是一片荒山的地契,是大伯父给我的。其实是借着我的手献给郡主。荒山里有一座金矿,待日后人手充足了,郡主可以派人前去挖矿冶炼。
姜韶华挑眉一笑:崔家倒是大手笔。
崔渡稍稍有些不安,低声道:我也觉得这礼太重了。日后崔家会不会借这个由头,向郡主索取过多?要不然,我将地契还回去。
送都送了,收下便是。姜韶华倒是坦然,展开地契仔细研究了片刻,然后道:司州一直在打仗,战局时好时坏,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击败柔然蛮子。如果这一仗胜了还好,一旦落败,大梁江山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到那时候,北方纷乱,没有兵力根本不足以自保。博陵崔氏家大业大,是北地豪族,也是最明显的靶子。流民兵匪在乱世中都会冲着世家大族动手,崔氏有远忧近虑,自然想牢牢巴住南阳王府这棵大树。希冀日后南阳王府能庇护一二。
崔家送这份重礼,本郡主自可坦然受之。
崔渡这才松口气:能收就好。地契在我手里,就像烫手山芋似的,我还是赶紧送过来心里踏实。
姜韶华抿唇一笑:你也太老实了。就不知道收着当私房,等日后我紧急缺钱的时候再拿出来,来个雪中送炭?
崔渡咧嘴一笑:我早就说过了,我一切都是郡主的。
接下来,未婚小夫妻一番亲密腻歪不提。
……
崔渡一直磨蹭到傍晚才走。
姜韶华将冯长史叫过来,将地契给了冯长史。
冯长史这几日收礼记礼单记得手软,已经对所谓的厚礼重礼都麻木了。不过,待知道地契上的荒山有金矿后,精神陡然一振,眼睛刷刷发光:崔家出手确实阔绰。
姜韶华笑着打趣:这几年,我不停地往外送礼花银子如流水。这一次,是不是都收回来了?
冯长史眉开眼笑:去年及笄礼,收了一大笔。今年郡主大婚,贺礼就更多了。等过个一两年,郡主有喜,还能再收一笔。
姜韶华扑哧一声乐了:我还没成亲,冯长史就惦记上孩子的满月礼了。
不过,冯长史确实劳苦功高。这几年,南阳王府结交朝臣和宫中保持友好关系往来耗费大笔钱粮养兵等等,都是冯长史在操持。
当然,姜韶华也给了冯长史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平州的盐矿,洛州的铜矿,还有博陵郡的金矿,看一眼转手就给了冯长史。
士为知己者死。身为臣子,遇到这等信任器重自己的君主,唯有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了。
冯长史不擅花言巧语,像这等话是万万不会说出口的,收了地契很快便告退。
当日晚上,冯长史拎了一壶好酒去寻陈长史。
陈长史这几日忙着招呼应酬来贺礼的官员臣子,整日嘴动个不停,嗓子嘶哑,一张口都快说不出话了:不行,明日一堆事,我不能饮酒。
冯长史白了他一眼:谁让你喝了?我心情好,自己喝,你看着就行。
陈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