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还在工匠房里待着?
宽敞气派的签押房内,周尚书皱紧眉头,语气中流露出不快。或许,不快中还夹杂了几分不安。
长随低声答道:是,郡主一直待在工匠房里,足足半日都没动过地方。
周尚书右手执笔,笔尖迟迟没落到公文上,一滴墨滴落,将公文染出了一团黑墨。
周尚书恼怒不已,将那份公文扔到地上:让人重写一份。
长随唯唯诺诺地应了,拿起公文退出签押房。
周尚书放下笔,负着手在签押房里来回踱步。工部当然有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譬如欺上瞒下,譬如两套账本,譬如户部钱粮拨来后,层层留用一些。再譬如购买材料时以次充好等等。
这都是官场里常见之事,见怪不怪。短短几日,想将痕迹全部遮掩,根本不可能。姜韶华若是一心严查,必能查出问题来。
他想过姜韶华会从账本入手,或是从上至下巡查。万万没料到,姜韶华出人意料地去了工匠房,这半日里,赵大洪他们到底吐露了多少?
周尚书在焦躁不安中等到天黑,终于等来郡主离去的消息。
周尚书松口气,抬脚去了工匠房。
身为工部尚书,平日有什么差事,便吩咐给两位侍郎,无需和低等的工匠们打交道。更别说亲自去工匠房了。
偌大的工匠房里,燃着四盏烛台,二十多个工匠混杂在一处,浓烈的汗味混合着体味闷气,形成了一股浓烈刺鼻的味道。
周尚书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连他都禁不住,姜韶华一个金尊玉贵的郡主,怎么就能待足半日?
赵大洪,房羽,你们过来。
周尚书的长随沉声吩咐。赵大洪房羽满脸惶惑局促地过来了,垂着头等待尚书大人发问。
郡主在这里待了半日,都问了你们什么?周尚书寒声道:一一道来,不得隐瞒。
赵大洪低头答道:郡主一共问了小人八个问题。亏得他记性好,这八个问题竟是一字不漏地背上来了。
房羽道:郡主问了小的六个问题。也将所有问题说了一遍。
这些问题,都和修建河堤治理河道有关,没有一个字涉及到钱粮或账本。
周尚书眉头拧得更紧了:就这些?
赵大洪战战兢兢地答道:小的不敢说谎,郡主就问了这些。
至于他回答的时候,偶尔不小心失言的事,还是别吭声了。
房羽和赵大洪关系不错,自然也要为赵大洪兜着一些:尚书大人请明察,小的们不懂别的,只会这些。郡主问的也是这些。
周尚书沉默片刻,什么也没说,忽然转身离去。
赵大洪暗暗松一口气,悄悄抹了一把额头汗珠。
房羽低声叮嘱:万一明天郡主还来,问修河堤的事,你就只说怎么修河堤。其他的别多嘴。
赵大洪心有余悸:我哪里还敢乱说。然后又一脸期盼地低语:我们这等腌臜混乱的地方,郡主忍半日就不错了,明天便是还来工部,也该去尚书大人或是侍郎大人签押房里待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