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怎么了?兰香小心翼翼地问询。
李太后伸出手指,在南阳郡主后的那一行字上划过:去将南阳郡主送的贺礼拿过来,哀家要瞧一瞧。
兰香恭声领命,很快便捧了一个木匣子来了。
这个木匣子,是以极贵重的沉香木雕刻而成,约莫一尺长五寸宽,高约八寸。看着精致小巧。
打开木匣子的刹那,瞬间绽放出耀目的光华。
李太后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然后细细打量起来。
匣子里放着一柄如意。上好的羊脂白玉精雕细琢,散发着柔滑细腻的光泽,握在手中把玩,触感温润。
这话说得对。姜韶华喟然唏嘘:我来京城半年,近来经常梦到南阳王府,可见我也是思乡情切了。
陈瑾瑜也笑了起来:这么一算,确实划算得很。
要不然,朝廷再有蝗灾的奏折送来,郡主又要慷慨解囊了。南阳郡余粮再多,也禁不住这么敬献。
姜韶华笑着打趣:京城这等繁华富庶,陈舍人就一点都不想久留京城?
三年前,郑太后太后派赵公公去南阳王府,就是想接姜韶华进宫。
姜韶华眸光一闪,对宋渊道:太皇太后肯定不愿放我离去。换了我,也要将这么好用的棋子握在掌心里。
李太后越看越满意,口中故作轻飘飘地说道:这份贺礼虽不及太皇太后册封礼的贵重,也勉强过得去了。
唯有宋渊,心里有些忧虑,低声对姜韶华道:郡主想回南阳,朝中众臣求之不得。只怕太皇太后娘娘不愿放郡主离去。
陈瑾瑜听得精神一振,满面喜色:真要回去了吗?这可太好了!我早就盼着这一日了。
姜韶华态度坚定地拒绝了,这几年来大笔银两花出去,收买赵公公孝敬郑太皇太后。
陈瑾瑜立刻道:对对对,趁早离去才稳妥。
捧来捧去的太麻烦,就暂且放哀家的寝室里吧!也算给南阳郡主几分体面。
今日册封典礼,众人纷纷都送了厚礼。姜韶华这一份贺礼,尤其贵重,价值连城。
……
陈瑾瑜笑道:京城再好,我也只是过客。南阳郡才是我的家。
兰香心想主子你真是口是心非,分明就很喜欢:娘娘,奴婢是不是将这份贺礼送回库房去?
姜莞华和姜月华都是年少就被接进宫中教养,还有年少的高凉王世子,自小就进宫读书。这是郑太皇太后的恩典,也是变相的人质。
姜韶华淡淡一笑:太后娘娘对我诸多不满,今日送份厚礼,就算是安抚一二。也免得李太后总寻我的不是,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册封典礼都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算一算时日,来京城足有半年了。
郑太皇太后心里不快,却也不便阻拦,淡淡道:也罢,朝廷征粮种是大事,耽搁不得。哀家就不强留你了,想回就早些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