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嘉宁讪讪地道歉:我有口无心,一时失言,请郡主不要见怪。 姜韶华淡淡一笑:范姑娘说的话,其实颇有道理。好人家的儿郎,都不愿做赘婿。不过,我已经在祖父坟前立下毒誓,此生绝不离开南阳郡。将来要传承祖父香火,也只有招赘婿了。
所以,你们一个个大可不必提防戒备。
我姜韶华不会是你们的情敌,也不会抢你们的心上人。
话中之意,不知道范嘉宁有没有听懂,总之,姓姜的三个少女都听懂了。
姜莞华瞬间语气就亲热起来:韶华堂妹年少,议亲成亲是几年后的事。或许,这几年间会改变想法也说不准。
在宫中住了几年,和几位太子伴读时常见面,姜莞华心中早有意中人了。
便是真要招赘婿,大梁这么大,总能挑一个合意的。姜月华也松了口气。她比姜莞华小一岁,便是议亲,也要排在后面。
宝华公主嗔她们一眼:韶华堂妹初来乍到,你们别总说这些。
不说这些,便得说一说宫中丧事。
丧期不宜说笑。宝华公主丧父,心情沉重,闲话几句,便沉默不语。
扣扣扣,敲门声响起,一个宫人进来禀报:启禀公主殿下,东平王携着世子进京奔丧,已经进了宫中。
姜莞华眼睛一亮,倏忽站起来,声音激动得发颤:我祖父和父亲真的进宫了?
宫人福了一福:是,东平王和世子已经进了昭和殿。
姜莞华激动得快哭出来了。
她十一岁就被接进宫中住下,整整五年没见过亲人了。藩王就藩后,没有朝廷诏令,不能随意离开藩地。太康帝驾崩,藩王们接了丧信,都要来京城奔丧。
姜月华也跟着激动起来,一脸期盼地问道:我父亲进宫了吗?还有母亲和三位兄长,他们都来了没有?
那个传信的宫人恭声答道:回县主,传信的公公没说。
淮阳郡路途遥远,淮阳王携妻儿还在路上。
姜月华有些泄气,恹恹嗯了一声。
宝华公主轻声安慰:月华堂妹别心急。最多几日,淮阳堂叔他们就到了。
姜月华点点头,心里暗暗腹诽。你当然不急,你天天和祖母弟弟生活在一处。哪里知道我们远离亲人的苦楚。
姜莞华已经按捺不住,小声对宝华公主道:我想打发人去昭和殿,给父亲兄长送个口信。
宝华公主很是善解人意:别太张扬,悄悄打发人去。
姜莞华轻快地应一声,立刻起身出去。
姜韶华注视着姜莞华的身影。
前世东平王暗中勾结高凉王谋杀新帝。新帝死后,东平王府和高凉王府都被灭了满门。
可怜姜莞华,还没来得及嫁给心上人,就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