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李颖(一)
姜韶华不动声色地打量一眼。
崔县令出身清河崔氏,本人是年少俊彦,娶的妻子自然不是寻常女子。这个李氏,和后宫那位李贵妃同族,论辈分,应该叫李贵妃一声堂姑。
当然了,李氏也是大族,族人近万。和李贵妃近支攀亲的,少说也得有一两百个。
崔县令和李氏是表兄妹,自幼定亲,青梅竹马,情意深厚。李氏过门后,随夫婿来了叶县,接连生了两个儿子。
李氏见过郡主。李氏身形窈窕,相貌秀雅,敛衽行礼时姿态端庄。
姜韶华含笑道:李夫子快些起身。
李夫子三字入耳,李氏不由得抿唇一笑。待起身后,轻声张口道:叶县初次办书院,百姓们对女子读书一事颇有些争议,妾身便主动提议来做夫子。以解除百姓们的忧虑。让郡主见笑了。
你们夫妻都是用心做事的人,本郡主很是欣赏赞许。姜韶华微微一笑:还有,既是在学舍里,本就应该称呼一声夫子。
敢问李夫子全名?
按着大梁风俗,女子出嫁后,便冠以夫姓,闺名不能轻易示人。譬如李氏,应该是崔李氏。
李氏被问得一怔,下意识地抬头和郡主对视:妾身姓李,闺名一个颖字。
李颖,好名字!姜韶华笑着赞一句,然后正色嘱咐:你既做了夫子,以后可得撑起女学。今日只有五个学生,或许明年便能有十个,后年就有二十个。
本郡主以后每年都来,只盼着叶县书院办得好,不但是南阳郡之冠,也是大梁县城之冠。
短短几句话,令李氏热血涌动……不对,从现在起,应该称呼全名李颖了。
李颖郑重应下:是,妾身一定不负郡主厚望。
姜韶华又仔细问询:现在她们学的是什么?
学习进度如何?
她们五个人中,谁最勤勉?
李颖一一作答:回郡主,她们从千字文学起,学舍开了一个月,每个月休息四日。她们学习进度中规中矩,和隔壁的学舍差不多。论勤勉,犹有过之。
这五个女童里,最聪慧上进的,是陆大妞。
崔县令笑着接过话茬:就是去岁儿媳状告婆婆的陆家。陆家婆媳两个吵吵闹闹的,倒是都乐意让陆大妞来读书。
李颖轻声道:陆家婆媳,一个是觉得不用束脩还有午饭,县衙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一个是盼着女儿学有所成,日后有出息,能像陈舍人那样在郡主身边当差做事。
陈瑾瑜没料到此事还和自己相关,有些骄傲,又有些好笑:她倒是有眼光。那个陆大妞呢,叫来给我瞧瞧。我来看看,她有没有舍人之才。
姜韶华被逗得轻笑不已:那肯定及不上陈舍人。在本郡主心里,陈舍人举世无双,无人能及。
郡主的嘴,骗人的鬼。
卢琮心里酸溜溜的。
马耀宗却羡慕不已。他也很想被郡主夸一夸举世无双啊!
李颖笑吟吟地叫了一个女童过来。
这女童约摸七八岁模样,皮肤白净,五官清秀,一双大眼格外有神。见了郡主,竟也不怕,大大方方行了一礼:大妞见过郡主。